早上最重要的三件事:建立高效時間管理術

嗨,你有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嗎?

無論是個人日常生活,還是公司、學校的效率追求,從家庭主婦、自由職業者到公司主管都需要時間管理。本書教你用30天養成三個習慣,來改變你的時間管理!

本書從三個習慣養成時間管理方法:

第一個習慣:
講授如何吃掉一隻青蛙,藉由FAST原則,架構每日行動計劃系統

第二個習慣:
說明清空收件夾的方法,與「捅人利器」原則,用一張時間管理帝王表單讓你思考自己時間管理的樞紐,管理好雜事,最後放入STAR資料庫。

第三個習慣:
從每日檢視到每周檢視,讓自己的人生得以重開機,並詳述企業中架構STAR資料庫的方式,組合成完整時間管理系統。

這是一本結合觀念、實務、工具的一本書,可以按造書目一天閱讀一章,並執行後面的練習章節,有句話說,學習做愈多越能夠學得好,時間管理是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一門課,如何在如此多空堂的時間裡,安排好事項,在一周開始前弄清楚方向,在未來一年裡給自己一個展望!

第一個習慣:先吃了那青蛙

大的改變,往往從小的行動開始,FAST吃青蛙的習慣,要改變的是每一天的個人效能;第一個開始學習及實踐的習慣F(青蛙)、A(行動)、S(切小)、T(時間)四個原則。

 

  • 吃下醜青蛙,「要事為先準則」

選出每天的三隻青蛙,依事情的「重要性」做選擇,而非「緊急性」,然後一口一口吃掉他。

 

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就是分配好自己的工作,「列出青蛙」(列清單)這件事情,可以幫助頭腦釐清整天的思緒,並選擇青蛙(困難、重要性高)的工作先下手能幫助自己維持好高產能的習慣,而在我實做幾天後,確實處理掉青蛙,到了下午或晚上的作業會比較輕鬆。

 

生活就像麥可喬丹打籃球,看起來是非常快速的上籃,但他的『快』卻是用無數個『慢』組合而成。

  • 看似複雜的工作,事實上可以分解成許多小的行動。

雜事加工成行動的方法:

  1. 產生預期結果
  2. 下一步行動

常常問自己,下一步行動是甚麼?光列出清單是不夠的,如何把清單加強催化自己行動才是重點,假如今天要寫一篇文章可以從「撰寫文章並上傳」,增加一個動詞能提升能力。

養成每天列出1-3件青蛙,5-7隻蝌蚪;重點是「列出夠少的事情」。

第二個習慣 清空收件夾

時間帝王管理中樞-捅人利器

1.馬上丟棄(封存訊息
2.立刻行動(進行任務
3.授權他人(轉移任務
4.放入系統(列入清單 (STAR

  • 區分你的收件夾,整理收件夾,化為行動步驟 (收集、加工、組織)

本章節,從筆記本到線上工具作為工作中樞,讓時間管理、做事更有效率

在第二章清空收件夾,類似於整理清單,我自己會在早上打開工具(FB、Gmail、google日曆、LINE、筆記本)加以整理,並區分桶人利器,便能馬上提高效率;這章最重要的就是在整理各工具到一個平台的過程中,若使用筆記本紙本會降低整理速度,在外面若要即使回覆也不方便;也讓習慣於攜帶筆記記事的我開始學習使用APP等工具,目前效果都還不錯。

 

LINE很方便,但太過於即時也會影響當下工作運作

要說到即時訊息一定少不了LINE,然而在我進入工作狀態(Flow)時,最快被叫出來會被影響的會是LINE的通知聲音或訊息,所以盡量讓這些工具在你要專一辦公時,避免干擾。搭配番茄鐘工作法,也能讓自己在25分鐘或52分鐘內有高效產能!

第三個習慣 每日重新開機

  • 早晨Reboot時間 :清空收件夾,將雜事加工成行動;寫日記,沉澱思緒後寫出青蛙、蝌蚪
  • 每週Reboot時間 :花一小時,檢視上週做的事情,規劃下周的事情;沒時間的話拿出紙,把所有煩惱的事寫下,再拿另一張紙寫下週的事項)

 

STAR原則

  • S行事曆 :在一週開始前,把下周的行事曆規劃好。
  • T任務清單:以個人角度,任務清單管理個人一年內的大小任務,以及較高的高度(年目標、五年計畫、價值觀、人生目標等。)最好做到下周。
  • A行動清單:1.明確可以行動的行動敘述 2.有明確的行動日期 3.標示屬於哪個任務。
  • R:參考資料庫:靜態文件,能幫助任務需要十,放到相對應收件夾,順利推進任務。

反省、反思是人類最重要的能力,猶太人週五開始便有安息日到周六晚上,這段時間與家人共度美好的夜晚,也會反省自己,透過寫反思日記,或在每天晚上檢討一下今天的作息,能夠讓我更清楚哪些地方能方便改進。

 

做好以下三步:
一、把雜事加工成行動:每周檢視就是要快,明月下周前進方向,不是鉅細靡遺的檢視。
二、更新STAR清單
三、用更高的高度綜覽全局:建立習慣清空收件夾;半年後專注在任務清單更新;最後開始往目標及願景邁進。

結語

卓越不是行動,而是建立一種習慣-亞里斯多德

這句話我把它抄錄在每日清單上,用來提醒自己養成時間管理的好習慣,行動很重要,但要培養自己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不斷累積,這就是一門功夫!期許大家一起把時間管理做好、做滿!

Read more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我們常聽人說「人脈很重要」,但什麼才是有效的人脈?要怎麼建立真正能帶來價值的圈層?我最近上了Kim的「圈層管理課」的課程,筆記內容整理如下,提供給也在經營關係、拓展圈層的你參考。 一、跨越圈層的四大底層邏輯:不是人多就是好 1. 方便性:你提供的是「方便」還是「負擔」?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能處理多少事,解決多少麻煩。 衡量你提供「方便」的程度,有五個構面: * 時間節約:能不能幫對方省時間? * 事情達成率:有沒有提升事情成功的機率? * 易用性:跟你合作,需要特別學習或適應嗎? * 易取得性:找到你、聯繫你是否輕鬆? * 心理壓力:你是讓人放鬆,還是讓人有負擔? 想想看,你提供的產品、服務、個人幫助,哪一項是真正能讓人「方便」的?而哪些,其實是讓人「麻煩」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在高單價、低頻次的 B2B 交易中,成交的關鍵往往不在價格,而在客戶是否「感受到你的價值」。 尤其在台灣的塑膠模具產業中,報價動輒數十萬到上百萬,客戶一開始難以信任,更不容易一次下決定。 我曾面臨同樣的困境,但透過一個關鍵轉念:「切割服務流程」,讓成交率在半年內提升了兩倍。 以下分享我實際操作的方法與背後的業務思維。 B2B報價要成交,不要只給一個方案,客戶無法比較 塑膠模具是技術活,但客戶常常只看價格。 因為從表面上看,「設計圖一樣、產品就一樣」,他們很難理解不同廠商之間的品質與工藝落差。 更何況,產業慣習是直接報單一總價、少提細節,讓客戶難以理解:這幾十萬到底包含什麼?值不值? 但其實這正是我們可以打破既有業界框架、讓客戶「看見價值」的機會。 拆解高單價:用「流程切割」降低客戶決策門檻 我將整體服務流程拆解為三個階段,讓客戶可以循序漸進認識我們的技術能力與配合流程: 1. 打樣階段:小單價快速驗證 先用 3D 列印或快速模具幫客戶打樣,解決他們在少量多樣、小批量下的測試需求, 這樣客戶不需一次下高額訂單,

By 鄭安宏Anton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他們說你是二代, 接班是責任,是理所當然。 但只有你知道,這條路從來沒有「應該」。 每一個選擇、每一次承擔, 不是因為你必須, 而是你選擇走下去。 你要相信自己 你不是誰的備胎,不是誰的延伸。 你是獨一無二的角色。 不只是接班人,而是這家公司未來的形狀。 很多人說:「你是二代,你很幸運、資源很多,本來就應該接班。」 但真正的接班,從來不是因為你欠了什麼、必須做什麼。 是你「自願性執行」—— 用你的方式接住過去,用你的選擇創造未來。 如果你沒有選擇這條路的信念, 那些順利的發展、關鍵的幫助、資源的整合, 永遠不會主動來找你。 因為信念,才會聚焦行動。 因為行動,才會遇見機會。 你不是普通人。 你的存在,就是為了承接挑戰。 你站的位置,是連結兩代的橋樑。 你身上背的是歷史,也是未來的可能。 而這條路,真的比創業還難。 你努力,別人說你靠爸; 你失敗,別人說你不行;

By 鄭安宏Anton
日本買Meta quest 3流程注意事項及中文遊戲推薦(內附推薦碼30美金)

日本買Meta quest 3流程注意事項及中文遊戲推薦(內附推薦碼30美金)

2024年從日本購入Meta quest 3使用整體來說覺得蠻值得的,當初就是想體驗電影「一級玩家」的感覺,真的蠻驚艷似乎那個時代有生之年可見。 其次應該是Apple Vision pro 十萬實在太貴,所以買個低配版Meta quest 3;當初在日本也做了一些功課,跑了一些地點才購買,網路資訊也比較零散,本篇彙整起來若有不清楚歡迎留言跟我說。 日本Meta quest 3購買前注意事項: 日本哪裡買Meta quest 3划算 我在日本跑了兩家一家是百貨、一家電器專賣店,發現購買Meta quest 3的標價會有所不同,如圖價格我有拍下來,簡言之大概880000日幣是可以買的,2024年初折合台幣512G的Meta quest 3 價位大概是18000左右,比台灣官網23000元,大概便宜5000左右,相當划算;當然在日本買的疑慮我也想過一起列出來了給大家參考 日本買Meta quest 3充電電壓、保固、語言問題 1.關於電壓:先前也在日本買過Apple平板,沒什麼問題,目前用Meta quest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