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企業成長的對策方法

經營企業不賺錢是罪惡,而企業的成長更是每個經營者應該要追求的;最近在顧問輔導下,搭配顧問的社團線上課程「66套經營心法講述 」做交叉學習及反思,逐漸更清楚企業經營的脈絡,而在成長面顧問提到三種方法:分別是創新開發、人力提升及精實改善

創新產品、開發新市場

適合業務型或對市場很敏銳的創業家,不斷跟在市場潮流前方,很清楚市場流行趨勢就很適合發展此策略,抓住每個風口。

每年都會有不同的話題新聞或不同類型的市場產品趨勢,比如近年來最紅的就是綠能經濟、淨零碳排,因此相關的系統開發商就很適合去做碳排相關的系統,在製造業的產品從替代性可回收原物料、節能發電、電動車相關的產品也都是適合去切入的新產品市場。

人力素質提升流程改善

用一樣多的人,但能帶來更多的產值,或承接更大的營業額,這是透過人員的培訓、流程改善或導入新的數位工具 ,這中間要具備有辨識流程卡點以及職務所需提升的項目能力。

小公司的運作中基本上強調敏捷機動能力,因此沒有什麼流程,但慢慢到5-10人以上,多部門就應該要建立起每個工作項目的對應流程,統一的辦法,才能持續做流程的改善,當沒有流程,就會回歸到「管理者」身上,只要有問題就要被詢問,且最怕每次回答的答案又不同,管理者累部署也會疲乏。

透過精實改善達到獲利成長

製造業為主,從生產製造的耗損:材料、設備、技術工法去做優化,做工作改善,也就是精實,減少了不必要的耗損,就能讓成本下降。

若以精實的來思考個人,從工具設備來說,windows電腦的順暢度跟使用壽命可能相對於Mac低,因此透過設備的改善可能可以提高效率,就能承接更多的案件提高獲利。

如何選擇策略

選擇三種策略要看自己適用的企業文化生態及態度。

大多數人適用第一種,創造新產品或開發市場;而這三種背後的思考點都是持續改善、持續優化,不滿足於現況,由上而下帶動,讓公司團隊持續成長。

Read more

生之意義的工作與熱情真的能並存嗎?

「你要找到熱情所在,才會幸福。」 這句話,你是不是也常聽見? 先前參加 Gipi 院長的新書發表會, 他講了一句話,讓我重新思考打磨出一個新想法: 「把志業與事業分開,會更有餘裕。」 我曾經也盯著那張「人生意義四圈圖」看很久: • 你熱愛的事 • 你擅長的事 • 世界需要的事 • 你可以賺錢的事 我一圈圈填寫完,還是看不到交集。 我熱愛的寫作、學習、分享,都不是眼前主業。 直到我重新視角轉換: 生之意義,不是四圈平面圖的交集, 而是找到你的「個人原點」,建立出一個能滾動的立體系統。 白天上班打地基、解決現實; 晚上回家學習、輸出。 用「可以賺錢的事」去支援「有熱情的事」, 讓「志業」先活在生活的縫隙裡,未來才有變現的可能。 我如何解讀立體的生之意義: ① 找到原點:探索自己可打磨延伸的性格 我發現自己雖然不迷戀技術, 但對問題解決、流程優化、有挑戰性的任務很有興趣。 所以即使做模具保養,

By 鄭安宏Anton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我們常聽人說「人脈很重要」,但什麼才是有效的人脈?要怎麼建立真正能帶來價值的圈層?我最近上了Kim的「圈層管理課」的課程,筆記內容整理如下,提供給也在經營關係、拓展圈層的你參考。 一、跨越圈層的四大底層邏輯:不是人多就是好 1. 方便性:你提供的是「方便」還是「負擔」?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能處理多少事,解決多少麻煩。 衡量你提供「方便」的程度,有五個構面: * 時間節約:能不能幫對方省時間? * 事情達成率:有沒有提升事情成功的機率? * 易用性:跟你合作,需要特別學習或適應嗎? * 易取得性:找到你、聯繫你是否輕鬆? * 心理壓力:你是讓人放鬆,還是讓人有負擔? 想想看,你提供的產品、服務、個人幫助,哪一項是真正能讓人「方便」的?而哪些,其實是讓人「麻煩」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在高單價、低頻次的 B2B 交易中,成交的關鍵往往不在價格,而在客戶是否「感受到你的價值」。 尤其在台灣的塑膠模具產業中,報價動輒數十萬到上百萬,客戶一開始難以信任,更不容易一次下決定。 我曾面臨同樣的困境,但透過一個關鍵轉念:「切割服務流程」,讓成交率在半年內提升了兩倍。 以下分享我實際操作的方法與背後的業務思維。 B2B報價要成交,不要只給一個方案,客戶無法比較 塑膠模具是技術活,但客戶常常只看價格。 因為從表面上看,「設計圖一樣、產品就一樣」,他們很難理解不同廠商之間的品質與工藝落差。 更何況,產業慣習是直接報單一總價、少提細節,讓客戶難以理解:這幾十萬到底包含什麼?值不值? 但其實這正是我們可以打破既有業界框架、讓客戶「看見價值」的機會。 拆解高單價:用「流程切割」降低客戶決策門檻 我將整體服務流程拆解為三個階段,讓客戶可以循序漸進認識我們的技術能力與配合流程: 1. 打樣階段:小單價快速驗證 先用 3D 列印或快速模具幫客戶打樣,解決他們在少量多樣、小批量下的測試需求, 這樣客戶不需一次下高額訂單,

By 鄭安宏Anton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他們說你是二代, 接班是責任,是理所當然。 但只有你知道,這條路從來沒有「應該」。 每一個選擇、每一次承擔, 不是因為你必須, 而是你選擇走下去。 你要相信自己 你不是誰的備胎,不是誰的延伸。 你是獨一無二的角色。 不只是接班人,而是這家公司未來的形狀。 很多人說:「你是二代,你很幸運、資源很多,本來就應該接班。」 但真正的接班,從來不是因為你欠了什麼、必須做什麼。 是你「自願性執行」—— 用你的方式接住過去,用你的選擇創造未來。 如果你沒有選擇這條路的信念, 那些順利的發展、關鍵的幫助、資源的整合, 永遠不會主動來找你。 因為信念,才會聚焦行動。 因為行動,才會遇見機會。 你不是普通人。 你的存在,就是為了承接挑戰。 你站的位置,是連結兩代的橋樑。 你身上背的是歷史,也是未來的可能。 而這條路,真的比創業還難。 你努力,別人說你靠爸; 你失敗,別人說你不行;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