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把時間買回來】重新掌控你的人生與事業

在這節奏漸緩的兩週,我想聊聊一本還沒看完就對我啟發頗深的書—《把時間買回來》。
會分享:
- 為什麼選擇這本書。
- 書中核心概念的整理與解讀。
一本不只是談時間管理的書
一開始,我以為這本書談的是時間管理,但翻閱幾章後發現它更像是能量管理與經營管理,甚至可以延伸至接班管理。
核心概念如同「富爸爸窮爸爸」的四象限,引導我們在工作上跳脫「用時間換錢」的思維,轉而尋求「如何讓時間為我們所用」。
我認為我們這一生,最終目標是盡可能擁有選擇權。
擁有選擇權,才能決定當下的生活方式。
但許多創業者或接班人,即便擁有了企業,卻仍用時間換錢,成為自己公司的高級員工。這與我們期望的自由與掌控相去甚遠。
要擺脫這樣的困境,「把時間買回來」這本書提供了幾個關鍵概念:
核心概念一:三大交易層級
這本書將「交易層級」劃分為三種:
- Lv1 員工:「時間換錢」你直接用時間去賺取收入。
- Lv2 創業家:「錢換時間」你花錢外包工作,釋放出自己的時間。
- Lv3 帝國創建人:「錢換錢」用資金投入讓錢自己滾動增值。
作者希望我們最終都能成為「帝國創建者」,聚焦於錢換時間與錢換錢的層級,真正做到掌控時間,而事實股票投資也是一種,但你要記得在本金不夠大的情況下,投資自己的腦袋讓自己更快獲得更大的收益更重要,因此我自己還是持續將賺來的錢花在持續進修上,我要的是更長線的報酬。
核心概念二:時間能量管理的DRIP象限
書中提出了一個坐標系,幫助我們管理時間與能量:
- 水平軸(能量):高能量意味任務讓你感到興奮和滿足,低能量則相反。
- 垂直軸(價值):高價值的任務帶來金錢或曝光效益,低價值則幾乎沒什麼好處。
這部分其實跟先前提到的生之意義Ikigai也有相似之處,可以拿過來做參考。
四象限解釋:
- 生產(高能量,高價值)
- 讓你滿足且又能賺錢的事情。
- 建議:優先處理並親自完成。
- 投資(高能量,低價值)
- 讓你愉快但不立即有回報的事情。
- 建議:分配足夠時間,因為它們帶來長期收益。
- 替代(低能量,高價值)
- 能賺錢但讓你感到疲憊的事情。
- 建議:委託熟練人士處理。
- 委託(低能量,低價值)
- 既不愉快也賺不到錢的事情。
- 建議:外包給專業人士。
當你知道這些分類區塊後,就可開始執行實驗:
- 連續兩週,天天審核每15分鐘的工作內容
- 為每個任務打分數:$、$$、$$$、$$$$
- 標記能量:紅色是焦慮、綠色是熱愛
- 歸類進去DRIP四象限
這樣你就能夠知道哪些任務跟自己的狀態之間的關係。
核心概念三:外包買回循環
接著怎麼落地把時間買回來,就是把上面提到的實際「審核」活動,準備做外包及填補,稱為「買回循環」。
- 審核:記錄每天的活動,標記哪些任務耗能,哪些讓你精力充沛。
- 移交:將瑣碎低價值的任務外包。
- 填補:將釋放的時間專注於最重要的事。
核心概念四:個人外包價值計算「買回率」
書中寫了一個公式,幫助我們判斷是否值得外包任務。
我也用AI寫了一個計算機,只要你填入你的年收入,就能知道你每小時能夠外包的金額。
https://websim.ai/p/90cws27vso1aebrypubl
- 買回率公式:
- 小時價值 = 年收入 / 2000(每年平均工作時數)。
- 外包費率建議值 = 小時價值 / 4。
- 範例: 如果年收入是 100 萬,那你的小時價值就是 500 元。當外包費用低於 125 元/小時時,外包是划算的。
核心概念五:10-80-10法則
不管你是外包,還是你轉交給公司內部團隊,大部分可能會有不放心的狀況。
因為創辦人或者領導者大部分都是能力最強的那個。
所以書中提到10-80-10的方法,能夠掌握任務的品質及讓你獲得時間效率。
10-80-10法則:
- 前10%:明確專案目標與大方向。
- 中80%:讓團隊執行並設立檢核點。
- 最後10%:驗收與微調成果。
外包的心態轉變:
- 接受80%質量:不要追求完美,80%的完成度已經具備高效率。
- 測試外包:逐步嘗試,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
- 建立系統:創建系統以監控和改善外包工作的質量。
你活在你的生產象限,雇用的人也在他們生產的象限,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核心概念六:取代梯
打造帝國事業體,這本書作者也整理了「取代梯」的概念,透過一層一層的循序漸進,當你達到最上層梯子,基本上你也真正完成你的「帝國」。
每個階段的心理狀態對應需要外包的團隊人員:
- 行政助理:處理回信與安排行程。
- 後製人員:提升內容品質。
- 行銷專員:幫助品牌推廣。
- 業務夥伴:開發合作機會。
- 團隊經理:負責協調與策略制定。
以我來說這個梯子,讓我聯想到作為二代接班人,其實也等於要幫一代爬過一次取代的角色,補足行政文書、教學、業務到最終專業經理人等…用這梯子與一代對談也會有幫助。
這本書算是2024年度我接觸最值得收藏的經典,
它不只是關於時間管理,更是創業接班、自由工作者必讀。
如果你還沒讀過,推薦你看看:
也邀請你思考一下,如何應用在自己的工作或者生活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