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得來素完銷16萬顆素粽:實體數位轉型與OMO應用

本次分享是由策略思維學院,院長孫治華老師主辦,邀請到得來素共同創辦人關登元,小關老師,分享從實體店面數位轉型的成功案例,從2007年23歲創業,有200萬資金,但沒有一舉投入店面,從小餐車開始,2008年單店、2013年連鎖、2017年進入電商,創造16萬顆素粽完銷且無庫存。

這場講座除了轉型的分享,更多是聽到創業家背後轉型的思維,跟從小眾市場做出差異化佈局,線下到線上的過程,很適合中小企業拿來參考應用,是很務實落地的分享而不是大企業擁有大把資金的佈局。

草根創業精神

從小關老師創業開始,就改吃素了,為的是感同身受了解消費者,進而知道需求,解決問題,在同樣的早餐店街,觀察業態並做出差異化,主動打招呼,吸引顧客。

創業要以終為始

得來素的目標是全台200家連鎖店,讓吃素變得方便,所以在產品跟學習方向就以連鎖店、規模化去思考

紅海中(既有市場)找藍海(差異化)

過去可能有人強調藍海市場,但其實過度的藍海也很辛苦,因為教育市場的成本很高,且對於中小型、新創資源不多的狀況下,辛苦做前端,到後面市場起來,可能被資本雄厚的收割。

所以持續觀察市場,從問題及需求中找到藍海,做出差異化,佈局策略的選定。

進入市場前的三步驟:需求、定位、驗證

回扣到前面,所以得來素進入市場前,都需經歷三步驟:發現需求、定位、驗證想法,從餐車到店面,從推廣購物車的素食水餃開始到後面的素粽。

這裡就是中小企業做佈局的關鍵思維,「最小可行性」,小成本的測試,觀察市場的效應做測試驗證及調整優化。

實體到電商的轉型佈局:線上到線下

第二部分從實體轉型到線上,應該是越來越多創業者也想執行的部分,但小關老師也提醒以長期營運來說,線上長期的營運成本也不要忽視,有可能相對於線下更多,比如廣告費、系統營運費;而線下的商家如果定位對,可能不做行銷也能成功,只要開始定位好、產品服務、出餐流程、都不錯,可能就會有一群固定的客戶。

轉型因應得來素的使命:讓吃素更方便,有些粉絲還是因為店面受限而無法購買,因此2015開始進行在自架的官網上,做電商購物車佈局。

轉型思維:盤點既有資源作為跳板

以本業為基底,有實體店面自有通路跟製造的工廠,除了善用這個優勢,在佈局上也要思考會不會有衝突,比如在切入電商時,小關老師決策是否賣早餐原物料如蔥油餅等…但是否會因為消費者能在線上採購,導致加盟店減少收入。

轉型的問題與挑戰

小關老師也提到其實轉型電商時,也讓合夥人擔心過,是否會不夠聚焦,但小關老師也能同理合夥人的看法,因此將本業顧好後,用額外的時間去學習及做小規模嘗試:包括投放廣告、網站行銷等等…並不是直接外包,是自己理解後,才能去評估真正適合的外包商,最終才打造出成功的商業模式。

得來素電商的需求定位

得來素切入電商轉型,如前面提到驗證方法的三步驟:發現需求、定位、驗證想法,同樣的也放在電商轉型上,小關老師也不斷的事除了做小規模驗證,就是設立「產品情境」:建立消費情境及流程,在電商的定位與實體店的互補關係,除了買早餐,還能買些東西回家煮,也提升顧客終身價值。

十六萬素粽完銷背後的脈絡

小關:「找越做越輕鬆,能夠累積的事情。」

要畫分得清楚,擴張市場就要調整定位,反覆驗證,觀察消費者剛需、購買頻率、商品組合,以端午節賣粽子的操作為案例。


得來素產品開發的三個思維:

1.既有市場剛需:端午節慶大家都會買粽子,是文化傳統。

2.供需傳統:過往大家都到傳統市場購買,每到端午節都在賣粽子,消費者也可能沒有明確的選擇、導致需求過剩,沒有差異化。

3.可規模化:透過電商轉型,可已做預購,判斷產能數量給供應商,提前備料,也能節省成本,因為相對於端午節前兩週購買,原物料可能都上漲,提前佈局的優勢。


轉型後的優勢:產銷整合、數據管理、掌握顧客

因為有自有工廠的優勢,控制工廠產能跟配料,能做小規模量產,同時又有通路的優勢,透過電商進一步地面對受眾消費者,逐步整合產銷能力。

透過電商預購,夠更早地讓工廠備貨,以產線來說最怕急單或者缺乏原物料,透過電商預購的方法跟提前一年的規劃銷售量,可以解決產線問題,同時又能降低成本。

最後小關老師也強調,不管做什麼事業,「品牌」一定要做,才能做好長線的思維。

案例的三個反思應用

1.紅海中找藍海:在原本的市場去發現需求,要善用本業做為基底,在做轉型。

2.情境思考,小規模驗證:思考客戶是誰?在什麼情境下會去做購買決策,如何去做小規模的驗證、迭代。

3.數據管理:透過電商後台可以去做測試以及數據的呈現,讓銷售端跟生產端能夠接軌,不會造成斷貨、急單的問題,也能夠更好的管控原物料成本!

Read more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我們常聽人說「人脈很重要」,但什麼才是有效的人脈?要怎麼建立真正能帶來價值的圈層?我最近上了Kim的「圈層管理課」的課程,筆記內容整理如下,提供給也在經營關係、拓展圈層的你參考。 一、跨越圈層的四大底層邏輯:不是人多就是好 1. 方便性:你提供的是「方便」還是「負擔」?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能處理多少事,解決多少麻煩。 衡量你提供「方便」的程度,有五個構面: * 時間節約:能不能幫對方省時間? * 事情達成率:有沒有提升事情成功的機率? * 易用性:跟你合作,需要特別學習或適應嗎? * 易取得性:找到你、聯繫你是否輕鬆? * 心理壓力:你是讓人放鬆,還是讓人有負擔? 想想看,你提供的產品、服務、個人幫助,哪一項是真正能讓人「方便」的?而哪些,其實是讓人「麻煩」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在高單價、低頻次的 B2B 交易中,成交的關鍵往往不在價格,而在客戶是否「感受到你的價值」。 尤其在台灣的塑膠模具產業中,報價動輒數十萬到上百萬,客戶一開始難以信任,更不容易一次下決定。 我曾面臨同樣的困境,但透過一個關鍵轉念:「切割服務流程」,讓成交率在半年內提升了兩倍。 以下分享我實際操作的方法與背後的業務思維。 B2B報價要成交,不要只給一個方案,客戶無法比較 塑膠模具是技術活,但客戶常常只看價格。 因為從表面上看,「設計圖一樣、產品就一樣」,他們很難理解不同廠商之間的品質與工藝落差。 更何況,產業慣習是直接報單一總價、少提細節,讓客戶難以理解:這幾十萬到底包含什麼?值不值? 但其實這正是我們可以打破既有業界框架、讓客戶「看見價值」的機會。 拆解高單價:用「流程切割」降低客戶決策門檻 我將整體服務流程拆解為三個階段,讓客戶可以循序漸進認識我們的技術能力與配合流程: 1. 打樣階段:小單價快速驗證 先用 3D 列印或快速模具幫客戶打樣,解決他們在少量多樣、小批量下的測試需求, 這樣客戶不需一次下高額訂單,

By 鄭安宏Anton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他們說你是二代, 接班是責任,是理所當然。 但只有你知道,這條路從來沒有「應該」。 每一個選擇、每一次承擔, 不是因為你必須, 而是你選擇走下去。 你要相信自己 你不是誰的備胎,不是誰的延伸。 你是獨一無二的角色。 不只是接班人,而是這家公司未來的形狀。 很多人說:「你是二代,你很幸運、資源很多,本來就應該接班。」 但真正的接班,從來不是因為你欠了什麼、必須做什麼。 是你「自願性執行」—— 用你的方式接住過去,用你的選擇創造未來。 如果你沒有選擇這條路的信念, 那些順利的發展、關鍵的幫助、資源的整合, 永遠不會主動來找你。 因為信念,才會聚焦行動。 因為行動,才會遇見機會。 你不是普通人。 你的存在,就是為了承接挑戰。 你站的位置,是連結兩代的橋樑。 你身上背的是歷史,也是未來的可能。 而這條路,真的比創業還難。 你努力,別人說你靠爸; 你失敗,別人說你不行;

By 鄭安宏Anton
日本買Meta quest 3流程注意事項及中文遊戲推薦(內附推薦碼30美金)

日本買Meta quest 3流程注意事項及中文遊戲推薦(內附推薦碼30美金)

2024年從日本購入Meta quest 3使用整體來說覺得蠻值得的,當初就是想體驗電影「一級玩家」的感覺,真的蠻驚艷似乎那個時代有生之年可見。 其次應該是Apple Vision pro 十萬實在太貴,所以買個低配版Meta quest 3;當初在日本也做了一些功課,跑了一些地點才購買,網路資訊也比較零散,本篇彙整起來若有不清楚歡迎留言跟我說。 日本Meta quest 3購買前注意事項: 日本哪裡買Meta quest 3划算 我在日本跑了兩家一家是百貨、一家電器專賣店,發現購買Meta quest 3的標價會有所不同,如圖價格我有拍下來,簡言之大概880000日幣是可以買的,2024年初折合台幣512G的Meta quest 3 價位大概是18000左右,比台灣官網23000元,大概便宜5000左右,相當划算;當然在日本買的疑慮我也想過一起列出來了給大家參考 日本買Meta quest 3充電電壓、保固、語言問題 1.關於電壓:先前也在日本買過Apple平板,沒什麼問題,目前用Meta quest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