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公司:自由工作者賺錢的三種方式

一人公司:自由工作者賺錢的三種方式

這篇筆記來源是商業思維學院院長與網站流量專家RJ的對談筆記,也很直得在數位遊牧及自由工作者蓬勃發展的現代,提供分享參考。

自由工作者的兩種營收模式

  • 專業技能:這是最常見且穩定的收入來源。透過提供自己的專業服務(如顧問、設計、寫作等)來賺取報酬。挑戰在於如何延展收入來源。
    例如:
    • 線上課程:分享你的專業知識或技能,並且透過課程銷售賺取收入。
    • 訂閱收入:例如會員制、持續產出內容等方式,保持穩定收入流動。
  • 流量紅利:這種方式依賴於能夠吸引大量流量的渠道(例如網站、社交媒體或YouTube)。透過廣告、聯盟行銷等方式賺取被動收入。流量一旦穩定,這會是一個很有利可圖的長期收入來源。

商業的三種賺錢模式

1.一次付出賺一次錢

  • 適合短期穩定,但不具長期可持續性。
  • 如一般接案或一次性課程。

2.一次付出賣多次

  • 創造「可重複販售」的產品或內容,如線上課程、電子書、SaaS 工具。

3. 用團隊槓桿賺錢

  • 當穩定營收測試通過,逐步建立團隊,實現規模化運作。
  • 小型企業須注意波動性,不穩定前不宜擴張人力成本。

一次付出賺多筆收入技巧

院長交流以RJ的專業背景可以考慮高階顧問與拆分利潤制

顧問模式的價值:不僅僅是單次賺取諮詢費,還可利用技術或流量做為「槓桿」。

1.技術入股

  • 以專業知識為籌碼,投入關鍵解決方案,分配股權或營收比例。
  • 時間可彈性投入,讓公司持續運作且你能獲利。

2.流量變現

  • 自由工作者若掌握流量優勢,可與品牌合作,導入引流服務。
  • 此模式也可拆分為營收分潤,例如按轉化率或引流量分配收益。

這就是工程師做流量可以機制化及堆疊的能力。

我們要做到盡可能的我們不要花一樣的時間,只賺一樣的錢。

人生要怎麼更好:堆專業、堆人脈

因為我們希望賺錢追求的就是更自由的時間,用技能或者用人脈去做交換則是不斷優化的過程。

我覺得不斷打磨一項技能,然後沿著這個技能去槓桿周圍技能,就是一個很明確的公式。

比如院長技術背景+業務最後加上管理,形成商業思維,這樣疊加的背景下持續輸出,就能夠讓產業界有更多人想要合作,並產生顧問或者拆潤制度的機會。

而我可能透過傳產技術+AI科技營運+商業思維,也能在業界切出一個獨特定位。

也許要像RJ一樣有工程師背景+數位行銷技能打造流量網站入口不容易,不過院長在這場分享鼓勵每個人都可以寫作做「數位資產」文章就在那,持續寫就能夠產生複利。

「堆專業,用心打磨,堆人脈,先當一個Giver!」

人脈的建立得花時間,不是訴求請對方給你什麼,而是告訴對方你能給什麼或者你跟我做這些事情,你能收穫到什麼,而這些也不是回來給我,而是你自己也想這樣做,這也是當初院長做商業思維學院時的方法。

所以多幫助他人累積的陰德,不濫用人脈最終就會累積成自己的福報。

祝福大家都能夠打造出自己的人生飛輪,越踩越輕鬆。

如果你這篇內容你覺得有幫助,歡迎訂閱我的電子報
每週三中午12:00會發送一封電子報到你的信箱
訂閱連結:
安宏來信:二代學電子報

Read more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當一天的創業家,當一輩子的企業家。 阿金的創業大課提到: 「未來,越來越少人會只是「員工」,而越來越多人會成為「創辦人」。」 不論你是否創業,只要你用創業家的思維做事,你都將持續成長。 創業,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而我也持續思考我要如何將傳產公司的營運模式改為人人創業家的分潤模式。 創業課九大循環中的三大收穫 一、品牌:先有爆品,才能傳遞品牌價值 品牌,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用戶在乎什麼。 我買的不是一個包,是「高級生活」 我買的不是一雙鞋,是「成為偉大的運動員」 我買的不是一杯咖啡,是「松弛感」 我買的不是一條瑜伽褲,是「精緻」 品牌 = 名稱 + 賽道 + 品類 + 爆款 人們談論一個品牌時,第一時間會先說:「這是XXX的爆款產品」,然後才提到品牌名。 介紹我們不是說「塑膠模具、塑膠射出」找緯凱, 是要做 精密模、

By 鄭安宏Anton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一個最佳的獲利賽道應該是選擇「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但供應商又不飽和的產品」,在投入資源時,要先分析產品市場存量大小,有機會吃下原本供應鏈爆量的訂單。但以傳產代工來說,是偏向飽和的紅海市場,若又沒有專利及技術領先的優勢,如何在B2B業務開發中競爭? 帶著這問題跟我的導師Gipi院長交流一小時後得到幾個答案跟行動。 三個B2B圖為策略 1.搶單 比的就是交期和價格,更快交貨品質合宜、價格能在讓一下,建立在成本優勢的價格,也是你的本事。 因此儘可能的在初次交易上「讓利」,重點是進入供應鏈,後續才能夠有第二、第三張單。 註:「讓利」不等於賠錢;但打平可以是一種選擇。 2. 聚焦優勢:定位公司核心價值 我曾提過:「代工看似沒有自己的產品,但優勢也是技術可行什麼都能做,但代工的缺點也是無法明確定位。」 三年前,定義公司塑膠射出一條龍服務的價值,因為SEO優化不錯,來客詢問度有,不過什麼都能做,客戶詢問度高,成交率就相對低。 數據的背後還要看轉換。 塑膠產品百百種,客戶可能覺得「問看看緯凱能不能做?」而不是「這種塑膠產品找緯凱就對了!」。 小公司沒有足夠資源,反而要選擇對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業務開發從收集資訊再到各個擊破,最終目的就要達到營收的增長。 「營收 = 商機數 X 成交率 X 平均客單價 」 商機數是我們要搞定的第一點,名單流量越大機會越大。 11 種 B2B 名單收集策略,助你提升業務開發效率 1. 社群廣告 2. 產業社團與社群 3. 公司名錄與黃頁 4. 商工登記資料 5. 人力資源平台 6. 產業公會與工會 7. 行業研討會與公關活動 8. 專業展覽名單 9. 競爭分析工具 10. 海關進出口數據 11. B2B 電商平台 1. 社群廣告:精準吸引潛在客戶 社群平台廣告(如 Facebook、LinkedIn)是 B2B 名單收集的利器。這些廣告可以根據行業、地區、

By 鄭安宏Anton
創業者如何覺察情緒波動與提升生產力

創業者如何覺察情緒波動與提升生產力

前陣子,一位老闆問我:「最近有什麼開心的事嗎?」這看似簡單的問題,卻可能讓大部分的人陷入沉思。正巧,我最近開始實驗「情緒狀態記錄」,便直接截圖當下的記錄,與他分享。 作為一名創業家,我發現情緒的高低直接影響我的工作效率與產出,甚至會明顯拖累產能。這引發了我的好奇——情緒是否能像女生的生理週期一樣,有某種規律可循?又或者,影響情緒的主要來源是什麼?為了找出答案,我開始用健康APP記錄每天的情緒波動,並分析影響背後的原因。 如何開始情緒記錄? 1. 每天簡單記錄情緒 使用Iphone原生「健康」App,每天記錄自己的情緒狀態(例如:快樂、低落、壓力大)。 2. 追蹤觸發事件 標記影響情緒的關鍵事件或對象(如:工作進展、家庭互動等)。 3. 分析規律 一段時間後回顧記錄,找到情緒的波動規律或觸發點。 情緒記錄發現了什麼? 經過幾個月的記錄,我有了幾個重要的觀察: 1. 整體情緒狀態穩定且正向 我的情緒大多處於穩定的狀態,並且自我調節能力較好。 2.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