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心得:如何找到人生忘形流

我喜歡透過反思找到答案,如同忘形老師這場講座的分享不是給你答案,而是從問題中,與自己對話找尋答案,沒有理論更不會有捷徑,透過這個方式,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發覺自己的優勢、找到定位與建立品牌最後如何強化自己的價值觀。

從缺陷中看見機會

在臉書看到一頁一個簡單圖示,搭配文字解說的就是「忘形流簡報」,起初忘形想法就是市面上有很多好的簡報,但沒有快速清楚易懂的簡報,因此從中找到缺口,建立起忘形流簡報。

因此看待缺點以及抱怨不一定是不好的,觀察自己的領域中有什麼是同業常常發問或者客戶會抱怨以及提出的困難,也許就是自己的機會。

在傳產製造業中,師傅的技藝都很精鍊,但對於教學表達就比較差,如果有一位會教學與表達的師傅,那一定是搶手貨;如同台灣中小企業其實很多老闆師傅的技術底蘊很好,但不太會去行銷或者推廣,如果能把自身技術潛顯易懂的表達或讓客戶能理解也將是一大幫助,因此我也嘗試在公司網站撰寫產業的知識庫,將塑膠模具及射出成型技術用廚藝來比喻,希望能加速客戶或需要塑膠品的人理解。

不必補足你的缺點

你不一定要補足你的缺點,而是把自己的能力放在適合的位置

因為優勢劣勢不是絕對,鑽在自己不足之處,那你前進的速度就慢了,如果你的缺點是你從事的工作必要的項目,也許你需要用合作補足缺點

比如:講師與管顧的配合,讓管顧協助在企業課程上的開發,講師專注在課程優化或開發新的課程等等…

「重點不是補弱項,而是思考是不是必要項目。」

如同在中小企業接班,技術、業務行銷、經營管理等議題,需要面面俱到,但真的全部都需要到專精嗎?又有哪些先後順序或重要性的排列呢?

接班前期在技術上投入,當熟悉後轉換業務,因為在和客人溝通中,產業技術的底層知識是需要具備的,轉換後原本的技術職位,就需要產線夥伴支援或者供應商合作,讓他們協助技術層面,而我強化行銷業務,才能開源,而在這些過程中的抉擇,一樣要回到了解自我,你的個性本性適合什麼,能將他發威到最大值,才能長遠,弱項、缺點就找到團隊或協力廠去補足。

興趣能當飯吃嗎?

這題應該是經典不敗的問題,上班族想創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次忘形老師提供的觀點我覺得蠻具體的,我想不必給YES或NO的答案,而是先思考能不能接受以下幾點:

1.金錢污染:你能接受當興趣當飯吃後,原本快樂的事情,逐漸利益化?

2.市場現實:你喜歡的事,但市場不接受,賺不到錢怎麼辦?

3.業主干涉:業主付錢,要求你將心中完美的作品,修改成不成人樣,你能接受嗎?

透過這三點問題,其實就能揣摩情境,也能感受到這些問題來臨時內心的拉扯,你需要有自己的原則跟堅持,如果想以興趣為業,可以嘗試下班的時間小成本投入,直到有一定成績,重要的是去思考你現階段人生的機會成本。

確立人設建立品牌

個人品牌不是包裝出來的,而是長久的經營累積出來的,個人品牌從來不是變現,而是你提供的價值,大家如何記得。

專注行動,透過行動中去傳遞你的人設,世界變化很快,你不一定要跟著持續變換你的標籤,重點不是你怎麼說,而是你怎麼做,讓你的言行合一。

曼尼的講座中也談到,工作日常建立的好成果,會累積起信任感透過人際關係傳遞,持續行動中回饋調整是重點,太多的思索規劃反而會停滯不前,回想起來在傳產推動數位轉型,透過政府的智慧機上盒SMB計畫,到現在延伸的三個後續計畫,其實都不是規劃好的,而是行動中不斷調整,讓自己能參加更大的計劃案以及參加其他活動擔任分享者,回過頭思考,其實很多的成功講者的經驗,都是經歷過,整理出來,幫助下次思考或執行時的加速。

結語

找到專長、做出市場、讓客戶發現你,所以的事務都是建立在你有專業實力之後,忘形老師的課,像酒一樣,總是越陳越香,透過以上幾點心得分享,希望幫助你在思維與行動上,給予幫助,持續地輸出、反思,找尋自己的標籤定位,並修煉你的標籤,能為他人帶來什麼價值,唯有價值,才能引人入勝,相信也只有價值,累積的成就才能久遠,讓你自己成為鑽石。

更多關於忘形老師:

粉絲專頁:張忘形

Podcast:人生蜆精

新書「順勢溝通」分享溝通技巧,忘形老師比喻溝通的應用是在建立關係之上,你就像捕手一樣,學會接球,並順著對方的勢,去創造屬於彼此的「局」。

Read more

客戶說:「做不下就不要接」—B2B談判與案例拆解

客戶說:「做不下就不要接」—B2B談判與案例拆解

身為二代,在傳產製造業經營公司這幾年,有個體悟一直在我心裡發酵:經營企業,本質上就是一場風險控管的藝術。 尤其在某些客戶「出貨後才收款」的 B2B 模式下,原料、人工、產能全部要先扛,還得面對國際局勢不穩、供應鏈延宕,壓力其實超過外人想像。 最近,我就遇到一場經典的談判情境。 商場上哪有什麼合不合理? 這是一代合作的老客戶。 他開口說:「模具已經下了,客戶隨時通知,你就要準時出貨。」 我回問:「但沒有訂單也沒有訂金,我們很難保證排程啊,還有其他客戶在排產線。」 他語氣直接了當的回:「就是接跟不接,如果做不下,那就不要接。」 當下,我愣住了,腦袋一片空白。 如何不破局,而不只是「我要贏」 說真的,我原本很想回他一句:「其他客戶都有下單啊。」 但這樣說出口,立刻變成對立,談判直接破局也不意外。 後來我去請益教練,他給我一個談判課程演練的規則: * 談成的話:一方得 +15 分,

By 鄭安宏Anton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當一天的創業家,當一輩子的企業家。 阿金的創業大課提到: 「未來,越來越少人會只是「員工」,而越來越多人會成為「創辦人」。」 不論你是否創業,只要你用創業家的思維做事,你都將持續成長。 創業,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而我也持續思考我要如何將傳產公司的營運模式改為人人創業家的分潤模式。 創業課九大循環中的三大收穫 一、品牌:先有爆品,才能傳遞品牌價值 品牌,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用戶在乎什麼。 我買的不是一個包,是「高級生活」 我買的不是一雙鞋,是「成為偉大的運動員」 我買的不是一杯咖啡,是「松弛感」 我買的不是一條瑜伽褲,是「精緻」 品牌 = 名稱 + 賽道 + 品類 + 爆款 人們談論一個品牌時,第一時間會先說:「這是XXX的爆款產品」,然後才提到品牌名。 介紹我們不是說「塑膠模具、塑膠射出」找緯凱, 是要做 精密模、

By 鄭安宏Anton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一個最佳的獲利賽道應該是選擇「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但供應商又不飽和的產品」,在投入資源時,要先分析產品市場存量大小,有機會吃下原本供應鏈爆量的訂單。但以傳產代工來說,是偏向飽和的紅海市場,若又沒有專利及技術領先的優勢,如何在B2B業務開發中競爭? 帶著這問題跟我的導師Gipi院長交流一小時後得到幾個答案跟行動。 三個B2B圖為策略 1.搶單 比的就是交期和價格,更快交貨品質合宜、價格能在讓一下,建立在成本優勢的價格,也是你的本事。 因此儘可能的在初次交易上「讓利」,重點是進入供應鏈,後續才能夠有第二、第三張單。 註:「讓利」不等於賠錢;但打平可以是一種選擇。 2. 聚焦優勢:定位公司核心價值 我曾提過:「代工看似沒有自己的產品,但優勢也是技術可行什麼都能做,但代工的缺點也是無法明確定位。」 三年前,定義公司塑膠射出一條龍服務的價值,因為SEO優化不錯,來客詢問度有,不過什麼都能做,客戶詢問度高,成交率就相對低。 數據的背後還要看轉換。 塑膠產品百百種,客戶可能覺得「問看看緯凱能不能做?」而不是「這種塑膠產品找緯凱就對了!」。 小公司沒有足夠資源,反而要選擇對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業務開發從收集資訊再到各個擊破,最終目的就要達到營收的增長。 「營收 = 商機數 X 成交率 X 平均客單價 」 商機數是我們要搞定的第一點,名單流量越大機會越大。 11 種 B2B 名單收集策略,助你提升業務開發效率 1. 社群廣告 2. 產業社團與社群 3. 公司名錄與黃頁 4. 商工登記資料 5. 人力資源平台 6. 產業公會與工會 7. 行業研討會與公關活動 8. 專業展覽名單 9. 競爭分析工具 10. 海關進出口數據 11. B2B 電商平台 1. 社群廣告:精準吸引潛在客戶 社群平台廣告(如 Facebook、LinkedIn)是 B2B 名單收集的利器。這些廣告可以根據行業、地區、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