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經營策略年度計畫執行案例

在傳統技術產業接班的過程中,漸漸了解經營企業若有明確的策略及計畫會更順暢的前行,且因為有設定目標會讓心裡更踏實;年度計畫從每年第四季開始,是每家企業必做的功課,今年透過顧問輔導,學習531的策略地圖,從所學的筆記以及實際應用展開的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

531策略地圖

再談策略地圖之前先知道身為經營者或CEO主要的三大核心是什麼,再開始進行531策略地圖的發想。

CEO主要三大核心

1.組織行為文化與制度
2.策略發展目標與預算
3.人力資本授權與管理

何謂531策略地圖

五年方針定調,每年檢討
三年滾動式戰略目標設定
一年敏捷式執行計畫制定

1.五年方針思考:一句話有畫面感

馬斯克的特斯拉就是電動車普及全世界、SpaceX目標是達到火箭廉價商業旅行。
五年之後我的公司做什麼事情、用什麼方法做事情、他是一家什麼樣的企業、他在哪裡?

關於五年公司策略方針,我認為在中小企業中其實跟經營者價值觀跟生涯規劃還是有很大的相關,所以也可以用自身五年後希望達到什麼樣的目標來思考,而也不完全必要要像馬斯克一樣設計很宏偉的目標,特別是以傳產接班的過程中,讓企業傳承及持續營運,就是盡一份社會責任,這也很好。

延伸閱讀:二代接班談使命願景之前

2.三年滾動式戰略設定

每年去進行目標制定,哪些達成劃掉,再放新的進去、哪些已經不適合也要劃掉,三年目標就是支持五年方針的戰略。

3.一年各部門敏捷計畫展

針對三年目標,再往下去拆解成當年度的執行計畫,記著「計畫可以改變,目標方針則不太會動」。

年度計畫實際應用經驗分享

進公司從基層技術學起,慢慢到帶學徒,管理部門建置流程,跨部門導入數位化,在來到全公司的部門計畫,中間也是吃過不少苦頭,去年執行發現既有的工作事項就做不完,而且計畫又是從管理層去下達,而非各部門提出報告,自發性動機可能又相對低,今年由顧問輔導後,先透過經營管理層達到共識,在傳遞主要的目標給全公司知道,各部門在提出自己的年度計畫。

明確的計畫目的與效益

由經營層展開五年的策略方針後,各部門提出五個提案,從策略方針展開執行戰略或計劃,要清楚是由哪個方針往下展,而其中要清楚個部門列出來的計畫項目背後的目的是什麼?是從哪一個方針往下展開的?背後要達到的效益是什麼?

展開計畫的方法:SMART原則

先發散在收斂,先不要侷限於五個,有什麼覺得部門可以改善的地方就全部列出來,可以先用便利貼,一張寫一個主題,再運用心智圖做分類及展開,最後提案計畫要符合SMART原則,具體、可衡量有期限等。

領導者的關懷與溝通

最重要的就是持續的關心,不是發布出去就沒事,尤其在中小企業或傳產製造業,過往大家都是生產者一線人員,大多處於被動的狀態,突然要自己提案一定相當的不熟悉,因此要在提案前分階段的關心是否有問題以及條列的內容是否吻合策略方針及計畫展開的SAMRT原則。

執行案例分享

在分享第二點如何展開時,第一階段驗收前個部門繳交還是有遇到幾個狀況:

1.專案的雷同性太高

以模具部門為案例:列出標準品的管理及客戶備品管理,分成兩個計畫,但其實內容是類似的應該是一個項目,展開的子項目。

2.專案太過簡單 

廠內有外籍同仁,因此有列一項將品質標準文件翻譯為外文,算為一項,內容文件其實不多且鮮少使用,那相對專案效益不大也太過於簡單。

3.沒有壓完成期限

初步得繳交,大家可能在列出計畫就卡關,所以也沒特別壓期限,若都沒有壓時間性,可能導致計畫落實失敗率大增。

另外也要協助釐清提案背後的目的,透過提問刺激思考,從中協助對齊目標、找到價值,比如包裝部門列出一項「包裝數量與射出機台核對方式 」,進一步詢問他這點是什麼意思?得到答案就是機台生產的自動計數,要跟實際包裝入庫要吻合,那為什麼要吻合?若不吻合就代表loss多,要找原因,最後回到數據營運的方式,就是可產生loss的指標,項目名稱也可以改成「提升實際與機台量產率」。

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而這也是建立組織行為文化的一環,也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建立授權與管理的方式,雖然剛開始雙方都會比較辛苦,但相信持續的執行下去,能夠帶動一個好的循環,成長的飛輪,主動出擊,迎接更好的未來。

Read more

客戶說:「做不下就不要接」—B2B談判與案例拆解

客戶說:「做不下就不要接」—B2B談判與案例拆解

身為二代,在傳產製造業經營公司這幾年,有個體悟一直在我心裡發酵:經營企業,本質上就是一場風險控管的藝術。 尤其在某些客戶「出貨後才收款」的 B2B 模式下,原料、人工、產能全部要先扛,還得面對國際局勢不穩、供應鏈延宕,壓力其實超過外人想像。 最近,我就遇到一場經典的談判情境。 商場上哪有什麼合不合理? 這是一代合作的老客戶。 他開口說:「模具已經下了,客戶隨時通知,你就要準時出貨。」 我回問:「但沒有訂單也沒有訂金,我們很難保證排程啊,還有其他客戶在排產線。」 他語氣直接了當的回:「就是接跟不接,如果做不下,那就不要接。」 當下,我愣住了,腦袋一片空白。 如何不破局,而不只是「我要贏」 說真的,我原本很想回他一句:「其他客戶都有下單啊。」 但這樣說出口,立刻變成對立,談判直接破局也不意外。 後來我去請益教練,他給我一個談判課程演練的規則: * 談成的話:一方得 +15 分,

By 鄭安宏Anton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當一天的創業家,當一輩子的企業家。 阿金的創業大課提到: 「未來,越來越少人會只是「員工」,而越來越多人會成為「創辦人」。」 不論你是否創業,只要你用創業家的思維做事,你都將持續成長。 創業,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而我也持續思考我要如何將傳產公司的營運模式改為人人創業家的分潤模式。 創業課九大循環中的三大收穫 一、品牌:先有爆品,才能傳遞品牌價值 品牌,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用戶在乎什麼。 我買的不是一個包,是「高級生活」 我買的不是一雙鞋,是「成為偉大的運動員」 我買的不是一杯咖啡,是「松弛感」 我買的不是一條瑜伽褲,是「精緻」 品牌 = 名稱 + 賽道 + 品類 + 爆款 人們談論一個品牌時,第一時間會先說:「這是XXX的爆款產品」,然後才提到品牌名。 介紹我們不是說「塑膠模具、塑膠射出」找緯凱, 是要做 精密模、

By 鄭安宏Anton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一個最佳的獲利賽道應該是選擇「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但供應商又不飽和的產品」,在投入資源時,要先分析產品市場存量大小,有機會吃下原本供應鏈爆量的訂單。但以傳產代工來說,是偏向飽和的紅海市場,若又沒有專利及技術領先的優勢,如何在B2B業務開發中競爭? 帶著這問題跟我的導師Gipi院長交流一小時後得到幾個答案跟行動。 三個B2B圖為策略 1.搶單 比的就是交期和價格,更快交貨品質合宜、價格能在讓一下,建立在成本優勢的價格,也是你的本事。 因此儘可能的在初次交易上「讓利」,重點是進入供應鏈,後續才能夠有第二、第三張單。 註:「讓利」不等於賠錢;但打平可以是一種選擇。 2. 聚焦優勢:定位公司核心價值 我曾提過:「代工看似沒有自己的產品,但優勢也是技術可行什麼都能做,但代工的缺點也是無法明確定位。」 三年前,定義公司塑膠射出一條龍服務的價值,因為SEO優化不錯,來客詢問度有,不過什麼都能做,客戶詢問度高,成交率就相對低。 數據的背後還要看轉換。 塑膠產品百百種,客戶可能覺得「問看看緯凱能不能做?」而不是「這種塑膠產品找緯凱就對了!」。 小公司沒有足夠資源,反而要選擇對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業務開發從收集資訊再到各個擊破,最終目的就要達到營收的增長。 「營收 = 商機數 X 成交率 X 平均客單價 」 商機數是我們要搞定的第一點,名單流量越大機會越大。 11 種 B2B 名單收集策略,助你提升業務開發效率 1. 社群廣告 2. 產業社團與社群 3. 公司名錄與黃頁 4. 商工登記資料 5. 人力資源平台 6. 產業公會與工會 7. 行業研討會與公關活動 8. 專業展覽名單 9. 競爭分析工具 10. 海關進出口數據 11. B2B 電商平台 1. 社群廣告:精準吸引潛在客戶 社群平台廣告(如 Facebook、LinkedIn)是 B2B 名單收集的利器。這些廣告可以根據行業、地區、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