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的生管做什麼?解開生產迷霧的關鍵

在製造業中,生產管理(生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涉及著整個生產過程的掌控和調度。很多人可能對生管這個概念不太熟悉,到底生管的工作技能有哪些,要做什麼?而一間公司的廠長也很多是由生管的職能或者背景出生。

製造業的守門員生管

在製造業的攻與守之間,應該就是「業務」與「生管」,若業務壯大沒有考量產線的運作狀況以及協調專案期程,有可能因為無法交貨而失去信用導致款項遲延,確保生產計劃的順利執行,掌握生產進度,監控生產品質,調配生產資源,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和瓶頸,這份重要的任務就是由生管負責,如果生管工作不到位,可能會出現交貨延遲、產品品質不穩定、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

所以生管也類似軟體業的專案管理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職務。

很多人誤以為生管只是排程的工作,其實那只是最皮毛的而已。生管的職責不僅僅是排定生產計劃,還包括了許多其他重要的任務。例如,生管需要進行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需要與供應商和客戶溝通協調,需要處理生產中的異常事件,需要進行生產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等等。生管的工作是綜合性的,就像擁有上帝視角一般,俯瞰整個公司的進出流程。

但在一般常見的公司裡,生管大多只做輸入訂單以及排程的作業,而我認為生管核心更是風險控制以及數據分析。

製造業生管的工作內容

製造業生產管理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

1. 生產計劃:制定生產計劃,確定生產目標和排程,合理安排生產資源和生產順序。

2. 生產排程:根據生產計劃,制定生產排程,確保生產活動按時進行,合理調配產能。

3. 生產控制:監控生產過程,確保生產進度和品質達到要求,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和瓶頸。

4. 庫存管理:管理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庫存,確保庫存水平符合需求,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庫存成本。

5. 標準管理:制定標準和流程,監控產品品質,執行產品檢測和控制,確保產品符合標準。

6. 生產效率改進:通過優化生產流程和工作方法,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7. 人力資源管理:安排和調度生產人員,培訓和指導生產工人,確保生產團隊的穩定和高效運作。

8. 生產報表和分析:收集生產數據,制定生產報表,進行數據分析,了解生產情況,提出改進建議。

生管的四大守備層面

生管的四大守備層面,包含內部跟外部、基礎和進階

1.內部作業:生管負責確認原物料庫存,確保原料的充足和備料作業的準確性、制定系統制度,建立換線標準、定容定量和機台換色的方法流程,以提高生產的效率和穩定性。

這邊提到的就是要具備要徑圖分析,找出瓶頸站,縮短時間或者排除瓶頸,若生管沒有現場實務經驗,也需具備「標準工時」的概念,並用數值化的觀念去跟師傅溝通,當派工到現場,師傅可能反應時間來不及,若生管手上有一副模具上下機的標準工時,能確認為30分鐘完成是常態標準,那就有立場能夠去反應,倘若沒有標準,也可以反問師傅,若時間不足,那需要多久的時間30分還是60分?而不是模糊的帶過就是時間不夠,或者直接跟著建立標準工時,以利後續排程能夠參考。

2.外部作業:與協力廠和供應商進行協調和溝通。他們需要了解協力廠的產能情況,確保原料的供應和交貨時間,在生產前能確實抵達。

有時因為客戶下單或者場內庫存佔地的關係,會希望採用零庫存的備料方式,那就要很清楚知道每個原料供應商備料及送貨的交期為何,並確保廠商的達交率。

3.基礎職能:負責排程作業和建檔作業,確保生產計劃的順利執行,並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確保生產流程的連貫性。記錄生產設備的稼動率,或者觀看機聯網系統的稼動率,紀錄生產中的異常情況並進行分析,以確保生產的穩定性。

基礎職能類似例行性的作業,這些例行性作業就會產生出一間公司的大數據,因此當生管基礎職能熟習流程作業後,就要開始培養「數據敏感度」,這會是公司營收的領先指標,當公司的稼動率越高,相對的在月底報表出來之前就知道營收表現會好。

4.進階職能:生管需要進行訂單分析和稼動率分析,以了解生產的狀況和效率。還有配合業務的產能分析,確定在接單的時候,對應的機台生產的最大能力和瓶頸。此外,生管還需要進行用料和損耗分析,了解一包料生產的損耗為何,作為成本以及報價的依據。

在月底時生管也要進行客戶別和產品別的分析,了解客戶需求和產品銷售情況,對比去年的銷售額。

以經驗老道時常排程的生管可以大概知道,每個產品別客戶大約會何時下單,並推算是否備料,但其實只要做好系統設定或者EXCEL的產品別分析,也是靠訂單分析找客戶關心訂單,像業務反應過往客戶應該要下單的產品,為何沒有下單?

  • 是市場景氣的關係?
  • 還是客戶另有供應商?
  • 或者客戶公司要做策略轉型?

透過這樣的分析,除了可以跟進客戶的狀態,同時也能夠做客戶及產品的分級,哪些產品持續上升或營業額逐漸增加等等…這部分的作業就根據公司產業看是業務或者生管作業了。

中小企業生管未來式

在組織規模不大時,生管學會流程及產業知識後,大多就可以運用EXCEL處理大部分的作業,在進階一點就會導入ERP等系統,生管的核心就會慢慢轉往數據分析以及產銷協調,而在今年開始,報表的匯出可以由AI進行分析,省去很多打EXCEL公式的過程,因此逐漸重要的就是數據收集以及數值化的觀念。

綜合來看,生管的職責非常廣泛而重要,在公司營運及生產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只有確保內部和外部的協調和有效管理,並進行基礎和進階的分析和優化,企業才能夠實現高效的生產,提高競爭力,並達到長遠的發展目標。

Read more

客戶說:「做不下就不要接」—B2B談判與案例拆解

客戶說:「做不下就不要接」—B2B談判與案例拆解

身為二代,在傳產製造業經營公司這幾年,有個體悟一直在我心裡發酵:經營企業,本質上就是一場風險控管的藝術。 尤其在某些客戶「出貨後才收款」的 B2B 模式下,原料、人工、產能全部要先扛,還得面對國際局勢不穩、供應鏈延宕,壓力其實超過外人想像。 最近,我就遇到一場經典的談判情境。 商場上哪有什麼合不合理? 這是一代合作的老客戶。 他開口說:「模具已經下了,客戶隨時通知,你就要準時出貨。」 我回問:「但沒有訂單也沒有訂金,我們很難保證排程啊,還有其他客戶在排產線。」 他語氣直接了當的回:「就是接跟不接,如果做不下,那就不要接。」 當下,我愣住了,腦袋一片空白。 如何不破局,而不只是「我要贏」 說真的,我原本很想回他一句:「其他客戶都有下單啊。」 但這樣說出口,立刻變成對立,談判直接破局也不意外。 後來我去請益教練,他給我一個談判課程演練的規則: * 談成的話:一方得 +15 分,

By 鄭安宏Anton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阿金!人生進化中:創業大課心得

當一天的創業家,當一輩子的企業家。 阿金的創業大課提到: 「未來,越來越少人會只是「員工」,而越來越多人會成為「創辦人」。」 不論你是否創業,只要你用創業家的思維做事,你都將持續成長。 創業,本質上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與結果。 而我也持續思考我要如何將傳產公司的營運模式改為人人創業家的分潤模式。 創業課九大循環中的三大收穫 一、品牌:先有爆品,才能傳遞品牌價值 品牌,不是你說了算,而是用戶在乎什麼。 我買的不是一個包,是「高級生活」 我買的不是一雙鞋,是「成為偉大的運動員」 我買的不是一杯咖啡,是「松弛感」 我買的不是一條瑜伽褲,是「精緻」 品牌 = 名稱 + 賽道 + 品類 + 爆款 人們談論一個品牌時,第一時間會先說:「這是XXX的爆款產品」,然後才提到品牌名。 介紹我們不是說「塑膠模具、塑膠射出」找緯凱, 是要做 精密模、

By 鄭安宏Anton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傳產B2B業務開發策略:紅海市場突圍

一個最佳的獲利賽道應該是選擇「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但供應商又不飽和的產品」,在投入資源時,要先分析產品市場存量大小,有機會吃下原本供應鏈爆量的訂單。但以傳產代工來說,是偏向飽和的紅海市場,若又沒有專利及技術領先的優勢,如何在B2B業務開發中競爭? 帶著這問題跟我的導師Gipi院長交流一小時後得到幾個答案跟行動。 三個B2B圖為策略 1.搶單 比的就是交期和價格,更快交貨品質合宜、價格能在讓一下,建立在成本優勢的價格,也是你的本事。 因此儘可能的在初次交易上「讓利」,重點是進入供應鏈,後續才能夠有第二、第三張單。 註:「讓利」不等於賠錢;但打平可以是一種選擇。 2. 聚焦優勢:定位公司核心價值 我曾提過:「代工看似沒有自己的產品,但優勢也是技術可行什麼都能做,但代工的缺點也是無法明確定位。」 三年前,定義公司塑膠射出一條龍服務的價值,因為SEO優化不錯,來客詢問度有,不過什麼都能做,客戶詢問度高,成交率就相對低。 數據的背後還要看轉換。 塑膠產品百百種,客戶可能覺得「問看看緯凱能不能做?」而不是「這種塑膠產品找緯凱就對了!」。 小公司沒有足夠資源,反而要選擇對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B2B 業務如何開發客戶?收集名單11個方法

業務開發從收集資訊再到各個擊破,最終目的就要達到營收的增長。 「營收 = 商機數 X 成交率 X 平均客單價 」 商機數是我們要搞定的第一點,名單流量越大機會越大。 11 種 B2B 名單收集策略,助你提升業務開發效率 1. 社群廣告 2. 產業社團與社群 3. 公司名錄與黃頁 4. 商工登記資料 5. 人力資源平台 6. 產業公會與工會 7. 行業研討會與公關活動 8. 專業展覽名單 9. 競爭分析工具 10. 海關進出口數據 11. B2B 電商平台 1. 社群廣告:精準吸引潛在客戶 社群平台廣告(如 Facebook、LinkedIn)是 B2B 名單收集的利器。這些廣告可以根據行業、地區、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