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生活:每日必用的生產力工具分享

高效生活:每日必用的生產力工具分享

「善用工具,替代大腦記憶,提升人生效率。」

因為在中小企業接班的過程,要處理的東西很零碎,從行銷、人資、生產、業務、研發、總務、資訊,基本上可能每天都會碰到,人腦記憶有限,當突發狀況一來,在中小企業中數位工具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

到現在大約出社會第六年,也大概有了一套自己的生產力工具運用邏輯,這次終於彙整好。

目前主要運用4個軟體(備忘錄、提醒事項、Timetree、Notion)跟一本紙本的週行事曆,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在使用這些工具的優勢、使用情境及好處,這些工具都免費且非常好上手。

▎Apple備忘錄|寫文及課程筆記

因為自己是蘋果全系列使用者,主要特點還是系統不卡頓,同時可以快速同步使用,我在手機、平板或電腦都不用擔心偶爾需要「登入帳號」或者無法同步。

➤ 使用方法情境

主要在會議、課程以及工作上的文字紀錄。

我會用檔案夾做主要分類,平常工作上會議紀錄或者有靈感時都會先用「快速備忘錄」的功能,使用也很單純,就是只用打字的功能,不特別用粗體或者分段,等彙整完後,再移動到所屬分類。

在學習課程時,則可以拍照畫面,直接拖曳放入備忘錄中,在文字與照片之間,直接做對應的說明,讓筆記或心得一目瞭然。

工作上需要用到掃描文件時,我也開始懶得使用印表機掃描,直接使用備忘錄內建的「拍照掃描功能」,拍完就是PDF檔,可以分享到Line。

▎Apple提醒事項|靈感及備忘收集盒

放置每天及隔天的備忘待辦清單以及快速記憶的事項,會留存大約一週的任務內容;Apple的提醒事項會連動到我的Apple Watch畫面,藉由每次看時間,就能再次確認要做的事情。

➤ 使用方法情境

我會固定設定一個當天下午4:00的提醒,主要都在寫當天要做的事情,集中在同一個提醒事項,完成後刪除,若沒完成隔天繼續的,就會在下午四點調整提醒的時間為明天。

那一條提醒事項會像這樣:

A客戶跟催、廠內流程討論、會計系統跟進、警報系統跟進、業務報價、備課、採買設備

若有當日臨時接到的任務,就會補充上去,而早上能馬上處理掉的,比如跟催丟訊息郵件出去後,就會刪除。

透過這樣的方式,我不用一直記憶臨時的事情或者當天的事情,只要打上去,我就能減少大腦去刻意記憶這些小事。

▎TimeTree行事曆|季月行程預排

如果提醒事項是短期的備忘,那TimeTree的行事曆就是長期的,有手機App,也有Web版能夠同步,同時也能跟家人或同事共用不同的行事曆。

➤ 使用方法情境

1.顏色標籤管理:

使用行事曆上我會用8種標籤,包含:重要活動、工作事項、自我提升、服務回饋、放鬆約會、社群聚會、好友聚會、待辦事項。

依據填上去的行事曆主題選擇標籤,可以讓我快速知道當天的事項,同時也能在月曆上覆盤當月的行事曆狀況。

2.預設循環功能:

有些事情是每個月會重複去提醒的,比如要看月報表的日期或者家庭聚會,這時候可以用內建的每月或每週去設定行事曆。

3.行程快速更動:

若臨時遇到需要調整行持,也可以直接長按行程拖拉,選擇複製或者移動功能,不必重新輸入很方便。

缺點是不能同步google的一些線上課程或者會議時間的提醒。

使用行事曆可以有效地幫助我做時間管理,在客戶或供應商邀約時,都會先跟對方說「我確認一下行事曆」,可以獲得一些緩衝的空間,也能明確知道時間的安排,並且在找尋過往紀錄時,可以快速搜尋並了解當月行程。

▎Notion|知識庫與Nocode的CRM系統

最後一項,相較於前面的工具是比較難上手的,好處一樣是高度同步,有APP跟Web,相比於Apple備忘錄全面性的筆記,Notion比較在連結以及快速對接資料庫。

➤ 使用方法情境

1.知識庫 :

建立一則頁面做為主題,劃分章節以及目錄,點入主題後就根據課程的內容、圖片做筆記,把書本或課程第三方,變為自己可攜帶式隨手可查的資料庫。

2.客戶管理系統CRM :

一樣用頁面的方式,做公司的CRM系統,記錄每個潛在客戶、現有客戶的資料。

潛在客戶方面做每個月的詢問數、產業類別、需求的紀錄;現有客戶做利害關係人的資料、會議記錄、每次接洽的內容以及配合的產品別等等…

好處是不用有系統維護費以及擴充等問題,隨時都能夠自己改版增加功能,同時在外面也隨時能夠紀錄,不用使用電腦。

▎紙本的週行事曆 |手寫的溫度以及成就感

從大學就有寫行事曆的習慣,加上太久沒寫字也會忘記手感,還是習慣實體寫字紀錄的感覺,以及完成後打勾事情的快感,對我而言還有一個神奇的法則,就是相比於使用App軟體寫的待辦,用手寫的待辦完成率總會比較高。

➤ 使用方法情境

紙本的行事曆規格:

在行事曆的內頁上,我也是有特別的要求,使用全白的筆記本太麻煩要手寫日期,而不用手寫的有些會是一週把它變成兩頁,最後右下角才有留白的Note,這些都不是我要的。

我的紙本行事曆一定是以週為單位,並集中在左頁為日期,右邊頁面全部空白寫Note,大小為A5的行事曆。

我會在週末看完下週的TimeTree行事曆,並寫在紙本行事曆的右邊空白頁,或者已經明確的事項寫在左側對應的日期;而左邊對應的日期會再切割三行:寫上代號M、A、N,代表早中晚,在從「提醒事項中」抄寫或者紀錄過去。

紙本行事曆中右側空白夠大,也能夠紀錄書寫靈感,跟工作遇到的突發狀況,我還會畫上週間每日循環任務:閱讀、運動、寫文章、學技術等…完成後就打勾,一週後若收集五個溝,就代表本週都有達成。

以上就是我目前跟日後還是會持續運作的工具分享,也歡迎跟我交流你的時間管理高效工具

⎯⎯◌◍◌◍◌◍◌⎯⎯

我是安宏,喜歡寫作抒發工作以及記錄成長。喜歡這篇貼文嗎?你可以

• 按讚貼文鼓勵

• 追蹤我的臉書

• 分享這篇貼文

Read more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如何建立有價值的人脈?4個富人思維

我們常聽人說「人脈很重要」,但什麼才是有效的人脈?要怎麼建立真正能帶來價值的圈層?我最近上了Kim的「圈層管理課」的課程,筆記內容整理如下,提供給也在經營關係、拓展圈層的你參考。 一、跨越圈層的四大底層邏輯:不是人多就是好 1. 方便性:你提供的是「方便」還是「負擔」? 你的價值,取決於你能處理多少事,解決多少麻煩。 衡量你提供「方便」的程度,有五個構面: * 時間節約:能不能幫對方省時間? * 事情達成率:有沒有提升事情成功的機率? * 易用性:跟你合作,需要特別學習或適應嗎? * 易取得性:找到你、聯繫你是否輕鬆? * 心理壓力:你是讓人放鬆,還是讓人有負擔? 想想看,你提供的產品、服務、個人幫助,哪一項是真正能讓人「方便」的?而哪些,其實是讓人「麻煩」的?

By 鄭安宏Anton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B2B業務成交思維:用「切割服務」降低客戶門檻、放大價值

在高單價、低頻次的 B2B 交易中,成交的關鍵往往不在價格,而在客戶是否「感受到你的價值」。 尤其在台灣的塑膠模具產業中,報價動輒數十萬到上百萬,客戶一開始難以信任,更不容易一次下決定。 我曾面臨同樣的困境,但透過一個關鍵轉念:「切割服務流程」,讓成交率在半年內提升了兩倍。 以下分享我實際操作的方法與背後的業務思維。 B2B報價要成交,不要只給一個方案,客戶無法比較 塑膠模具是技術活,但客戶常常只看價格。 因為從表面上看,「設計圖一樣、產品就一樣」,他們很難理解不同廠商之間的品質與工藝落差。 更何況,產業慣習是直接報單一總價、少提細節,讓客戶難以理解:這幾十萬到底包含什麼?值不值? 但其實這正是我們可以打破既有業界框架、讓客戶「看見價值」的機會。 拆解高單價:用「流程切割」降低客戶決策門檻 我將整體服務流程拆解為三個階段,讓客戶可以循序漸進認識我們的技術能力與配合流程: 1. 打樣階段:小單價快速驗證 先用 3D 列印或快速模具幫客戶打樣,解決他們在少量多樣、小批量下的測試需求, 這樣客戶不需一次下高額訂單,

By 鄭安宏Anton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致二代接班人的一封信

他們說你是二代, 接班是責任,是理所當然。 但只有你知道,這條路從來沒有「應該」。 每一個選擇、每一次承擔, 不是因為你必須, 而是你選擇走下去。 你要相信自己 你不是誰的備胎,不是誰的延伸。 你是獨一無二的角色。 不只是接班人,而是這家公司未來的形狀。 很多人說:「你是二代,你很幸運、資源很多,本來就應該接班。」 但真正的接班,從來不是因為你欠了什麼、必須做什麼。 是你「自願性執行」—— 用你的方式接住過去,用你的選擇創造未來。 如果你沒有選擇這條路的信念, 那些順利的發展、關鍵的幫助、資源的整合, 永遠不會主動來找你。 因為信念,才會聚焦行動。 因為行動,才會遇見機會。 你不是普通人。 你的存在,就是為了承接挑戰。 你站的位置,是連結兩代的橋樑。 你身上背的是歷史,也是未來的可能。 而這條路,真的比創業還難。 你努力,別人說你靠爸; 你失敗,別人說你不行;

By 鄭安宏Anton
日本買Meta quest 3流程注意事項及中文遊戲推薦(內附推薦碼30美金)

日本買Meta quest 3流程注意事項及中文遊戲推薦(內附推薦碼30美金)

2024年從日本購入Meta quest 3使用整體來說覺得蠻值得的,當初就是想體驗電影「一級玩家」的感覺,真的蠻驚艷似乎那個時代有生之年可見。 其次應該是Apple Vision pro 十萬實在太貴,所以買個低配版Meta quest 3;當初在日本也做了一些功課,跑了一些地點才購買,網路資訊也比較零散,本篇彙整起來若有不清楚歡迎留言跟我說。 日本Meta quest 3購買前注意事項: 日本哪裡買Meta quest 3划算 我在日本跑了兩家一家是百貨、一家電器專賣店,發現購買Meta quest 3的標價會有所不同,如圖價格我有拍下來,簡言之大概880000日幣是可以買的,2024年初折合台幣512G的Meta quest 3 價位大概是18000左右,比台灣官網23000元,大概便宜5000左右,相當划算;當然在日本買的疑慮我也想過一起列出來了給大家參考 日本買Meta quest 3充電電壓、保固、語言問題 1.關於電壓:先前也在日本買過Apple平板,沒什麼問題,目前用Meta quest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