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宏Anton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忘形流簡報思考術心得:讓你用系統化架構做簡報

這次很榮幸參加由彰化最強軟體公司「奇步應用」陳佳新老闆所舉辦的AMA小聚,邀請到溝通表達及簡報大師:張忘形,看到從彰化各地以及台中雲林的夥伴一同來學習,就覺得很開心。 一個下午2個半小時,從自我介紹就開始簡報教學,用乾貨滿滿的模式,不斷地轟炸,等於濃縮8小時課程的精華,讓我們快速了解簡報的設計製作到應用,也讓我筆記心得滿滿,對於一個二代,不管是政府計畫案或者客戶提案、公司內部簡報,其實都需要簡報提案,這時就能夠有一個清楚的架構應用。 正確做簡報的順序 你都怎麼準備一份簡報呢?做簡報其實就像是開業的主廚,你應該會先釐清客人點什麼菜,才開始烹飪、擺盤,做簡報也是一樣的道理,不是馬上打開簡報軟體PPT,而是清楚簡報的目的是什麼?並開始構思要分享的架構,最後才是打開簡報。 先思考目標,再思考內容:方向不對,努力就白費 三個問題確認簡報目標 為了讓方向正確,努力不白費,接到提案時,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 動機:你為什麼要簡報? * 行動:你希望對方產生什麼樣的行動? * 核心:如果只有一件事,你要傳遞什麼? 如果只有一分鐘,簡報只有一頁,你會講哪一頁?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計劃案的入門分享

如果公司導入數位化系統、研發新的產品,甚至做碳盤查,能夠有50~100萬的補助,你想要了解嗎? 創業該不該拿政府的補助金,這篇MJ老師文末提到一種狀況可以申請,那就是您的公司已經穩定賺錢,那你就可以評估,而我個人在轉型的過程中,已經有策略及規劃,同時又能使用政府資源作為補助,我認為是很好的。 前言 政府每年都會固定有補助計畫,提供資金支援,但許多企業對於如何申請政府資源和補助計劃缺乏了解,因而錯過這些機會。 在我尚未進公司前,一代們對這塊也不了解,就在我陸續申請三年政府計畫後,身邊創業家朋友也開始詢問,所以我將分享申請政府資源的相關內容,包括常見的補助案、補助形式、申請資格及方式。 關於政府計畫的總類 首先要了解提供的補助計劃和相關標的,根據企業的需求和條件,選擇最適合的補助計劃進行申請。 因為我們公司是B2B的製造業,因此以分享製造業的計劃案為主,計畫主要分為類別、補助方式以及補助單位的不同。 補助計畫類別 補助計畫類別分為輔導型、創新研發計畫以及產業補助計畫、教育訓練補助等等.. * 輔導型計畫:通常會由法人單位做申請人,如我們產業就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習筆記

【閱讀心得】公司賺錢有這麼難嗎?

在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企業賺錢並不容易,而「公司賺錢有這麼難嗎?」這本書,則分享了如何打造一間能賣得掉的賺錢好公司。 透過建立可衡量、有系統服務的商業模式,專注於特定領域,聘請專才並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我們可以創造讓客戶定期需要的東西,創造經常性的收入而勝過競爭對手。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專注在如何跳脫服務型企業轉為產品的思維,而並不完全追求販售公司,因此將主要探討如何著重在產品型企業、篩選有潛力的產品或服務,以及分享書中提到如何建立六種常續性營收的策略。 專注於產品型企業 經營企業的模式有兩種型態,分別是「產品型企業」及「服務型企業」。 產品型企業: 產品型企業的主要重點是開發和銷售產品。這些企業致力於了解市場需求,設計和生產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並透過銷售渠道將其提供給客戶。產品型企業主要在擁有一套標準化的流程或產品。他們的商業模式建立在產品和銷售上,並實現經常性的產品銷售,以獲得穩定的收入。 服務型企業: 服務型企業則著重於提供特定的服務或解決方案給客戶。這些企業專注於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問題,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服務型企業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專業知

By 鄭安宏Anton
基層主管培訓課後心得:從培訓教材扎根團隊底蘊

二代學推課

基層主管培訓課後心得:從培訓教材扎根團隊底蘊

現代企業經營,缺工及人才培育的困難,就更需要重視培訓方分及制度的建立,尤其是中小企業人力有限下,建立一套有效的訓練課程是至關重要的,主要在於兩個原因:降低離職率以及加速創造產值的時間。這次透過聯聖唐美娟老師的課程,學習了培訓的脈絡及方法,拆解新進人員培基礎訓的六大訓練面向和四個訓練內容。 延伸閱讀: 傳產如何擺脫缺工危機 「建立知識庫」 塑膠射出工程師:緯凱傳產技術知識庫專案 製造業小公司留不住人或找不到人怎麼辦?中小企業主的經驗分享 新進人員的培訓六大面向 以往在共同的新進人員課程中,注重分享公司願景文化、組織介紹、服務項目、代工產品等等,額外建議了幾項要深入探討的內容,然而只有這些事不足的。 基層主管訓練的目標是確保新進人員在各項細節上具有優秀的執行力,要落實新進人員培訓的六大面相: 1.文書操作 說明該職位需要操作哪些文書系統,公司有什麼樣的文書表單習慣及撰寫方式。 內容可能涵蓋: * 各種常用文書系統的介紹和功能說明:SOP範本、QC表範本、設計圖範本等等… * 如何建立、編輯和格式化文書,包括使用字體、樣式、標題、段落編號等。 *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心法

傳產二代接班如何轉型破框:接班實例分享

經營事業有三個方向擴大、維持以及縮小,在二代接班的前兩章我們釐清接班動機、說明如何承接一代資源建立信任及戰功,現在來談談轉型與破框。相信許多二代都希望追求公司更高的成長,而不希望維持或者縮小,然而縮小並不代表就是失敗,也可能是轉為另一種形式的成長,比如:有些連鎖實體店面在經營困難時開始減少店舖數量,轉而專注在增加網路銷售和提高產品品質,結果反而讓營收持續成長。 所以經營並非追求一昧擴大,更要思考經營的方針,假如擴大之後,你的人員管理更龐大,製造業的機台成本更吃重時,你沒有主管協助你管人或者又遇到一波疫情,機台成本的壓力來襲時,你的身心能平衡嗎? 先有人生目標,才有事業目標 思考一下你的人生最終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這並沒有很容易,因為很少人問或者很少有時間靜下來思考這個問題,也請記得並不是決定了就不能改,人生本來就是不斷修正的,不要只注重事業,身為中小企業二代成長過程中可能都看著一代辛苦過來,因此接班中都會很認真在工作上而有點遺忘生活,所以轉型突破之前,能釐清自己想要的終極目標及願景,才不會因為外在變化或者他人建議,而容易失去自我盲目追求,先邀請你一起思考,你的人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塑膠射出工程師:緯凱傳產技術知識庫專案

塑膠射出工程師知識庫,由緯凱打造塑膠射出,近40年的師傅傳承技術以及透過塑膠中心學習系統的知識庫專案計畫。 有感在網路關於塑膠射出技術學習開放資源相對少,而對於這門技術的高職學校也沒有,我和彰化青年隊的夥伴打算自建一套系統,希望可以透過價值的交付,讓新人有一個框架清楚知道學習脈絡,讓師傅的技術得以傳遞並強化教學效果,優化教學流程,讓匠人精神傳承,必擁有師者的心,不只專業還要能成為教育者。 專案來到師傅的需求訪談,在這次對談中,也再次驗證幾個我學習及遇到的問題,同時這次也一起規範釐清後續解決的方案。 傳產塑膠射出師徒制的三個痛點 目前將師傅在這個產業不同公司帶人的經驗統整起來,發覺有三個主要問題: 1.新人不懂重複教:沒內化 師傅遇到的痛點在於覺得同一件事情,新人若忘記就要一直重複講,覺得很煩,就算學員有筆記,有的甚至自己再看一次也不懂。 2.新人流失重複教:沒教材 在面臨重複教的痛點後,追問師傅那每次新人教學流程都是一樣那套嗎?如果是給你一套教學的教材輔助說明,簡單的部分可以透過教材,不必在講得太詳細或者不會時重複要口訴呢?師傅點點頭認同。 3.教學沒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習筆記

【師父】創業實用的心態與技巧

師父,這本書已經一段時間了,但一直都是聽朋友的讀後分享及應用交流,這次終於有機會自己看完,真的是一翻就停不下來那種,書折了好幾頁,也做了不少筆記,對於中小企業二代接班來說也很有幫助,我選了書中的三個重點與大家分享。 以終為始:事業計畫來自於人生計畫 你的人生計劃是什麼 * 你的目標是什麼? * 人生想要怎麼走? * 從家庭觀點來看你希望五年後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想要得到什麼? * 你想要多少的休假時間? 這些問題都值得去深思,在剛接班可能只想到減輕一代負擔,協助公司夥伴延續一份工作,但回到自身到有家庭後,自己希望過什麼樣的生活才是重點,創業者要知道人生不只有工作。 經營事業成功的第一步是清楚人生目標,通常是情緒性的東西。 你要賺一億,或者你不清楚賺錢後要怎麼應用,那就是盲目的經營,你可能會達成,但相對的生活可能都只剩下工作、沒有假日,沒有享受的事情。 設定目標然後從目標推算營業額規模。 編列事業計畫書的思考點 事業計畫書的四個問題: 1.你的想法是什麼 (你要賣什麼) 2.你要如何行銷(你的客戶是那些人,要如何找到他們) 3.你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心法

二代接班如何建立一代信任與承接資源

上篇接班的第一步,我們釐清接班心態動機後,這篇分享自己在中小企業接班過程中,犯過哪些錯誤,最後如何與一代建立信任、同步及承接資源方法,協助二代找到一個可以參考依循的方向。 前言:接班的專業經理人? 你有過這樣的對話經驗嗎? 我自己跟幾位二代交流後,包含我自己,一回家,就說要導入專業經理人,接著就是迎來一代的質疑的眼神以及強烈的反對;這在中小企業的接班過程中,基本上是不太成立的,這也是我實際參與一年後漸漸體會的事,而提出的時間點也是一個問題,我將這個問題轉換一下,會像這樣比喻。 中小企業的老闆們,基本上都是個實戰家,公司就像自己一磚一瓦自己蓋房子,起初並沒有太大的資源,所以都是賺到錢後,再一一買齊家具,用了自己習慣的模式住了20幾年,熟悉整個動向及東西擺放位置,然而二代從國外或學術的薰陶,知道最新的趨勢及科技,一進門就開口說:「現在智能家具才是潮流,全部要翻新,而且還要請專業管家來決定室內的格局及動線,對了,費用當然也是要公司支出。」  一代一定想說,我住得好好的,你一回來就給我整個翻掉,還要花一大筆錢? 但如果今天你已經實際參與也了解公司的運作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產業新聞:塑膠廠缺工議題的看法與解方

今天有看到新聞及群組討論塑膠廠28K徵不到學徒。這串話引發網友熱議,大家討論射出廠環境很差,工安危險等等,在中小企業塑膠射出廠接班的我,也想談談看法,我認為主要分為三個狀況:大環境缺工、產業環境狀況及薪資文化。 大環境缺工 早在去年上聯聖企管CEO班時,陳宗賢教授就在課堂上提醒大家,缺工是勢必發生的,各行各業都會遇到,大家要提早做準備,好的願景制度或者透過外包等方式都是一種選擇。 所以在找不到人,不只於塑膠射出廠,如同前陣子也有餐飲業傳出缺工等問題,重要的是業主是否重視團隊及公司的發展及同仁之間的關係,再來往減少重工性或無腦性作業的發生。 比如在製造業的幾個解法: 1.自動化:作業員其實現有很多機械手臂能夠取代,只要模具設計得宜,大部分可以自動取出或搭配多關節手臂,降低重覆性作業人力,畢竟很少年輕人喜歡做重複性作業,需要的是成就感,那就透過自動化來解決。 2.AI化:透過收集數據,去降低人們判斷或者降低負擔的方法,比如導入AOI的自動檢測,可以將一些較精小的產品或者人為失誤高的產品做到100%的良率。 以上兩個都是可以在缺工的環境下應變之方法,同時我認為也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傳產如何擺脫缺工危機 「建立知識庫」

在傳統技術的產業學習網路資源相對少,而在塑膠射出成型行業這門技術的高職學校也沒有,在產業第六年透過師徒制的學習也發現一些可以優化的方法,如果沒有就我們自己做吧! 我和夥伴打算自建一套系統,希望透過價值的交付,讓產業新人有一個框架清楚知道學習脈絡,不必要三年出師,半年就可以!也讓師傅的技術得以傳遞並強化教學效果,優化教學流程,讓匠人精神傳承,必擁有師者的心,不只專業還要能成為教育者。 傳產師徒制的三個痛點 目前將師傅在這個產業不同公司帶人的經驗統整起來,發覺有三個主要問題 1.新人不懂,重複教:沒內化 師傅遇到的痛點在於覺得同一件事情,新人若忘記就要一直重複講,覺得很煩,就算學員有筆記,有的甚至自己再看一次也不懂。 2.新人流失,重複教:沒教材 在面臨重複教的痛點後,追問師傅那每次新人教學流程都是一樣那套嗎?如果是給你一套教學的教材輔助說明,簡單的部分可以透過教材,不必在講得太詳細或者不會時重複要口訴呢? 師傅點點頭認同。 3.教學無固定流程及框架,新人沒有邊界難以吸收 在過往的教學中,新人通常進產線,就是當個跟屁蟲,跟在師父後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策略思維:孫治華院長的營收增長公式

身在代工製造業,優點是服務範圍廣,缺點也是服務範圍廣。 開始幫公司做SEO後,詢客數增加,但並非精準,有的產品太大不是我們機台可生產,有的開發量太少,因此在業務開拓時,希望聚焦特定領域,不只一條龍服務,可能是在某方面的產品你就會想到「緯凱工業」。 這次藉由線上課程活動,有幸能與策略思維學院的院長 孫治華老師取經,知道老師的願景就是成為台灣中小企業最強的後盾,這正好也跟我們公司想成為客戶最強的製造後盾一樣,成為後盾的後盾可能就是中小企業的護城河了吧。 具備策略洞察底蘊的孫治華老師 諮詢開始,老師透過2-3個問題,詢問公司服務的產業客戶比、內部組織架構,逐漸挖掘到可行的方向,以及一些策略的建議,實在很佩服,有時候真的當局者迷,也讓獲得三個錦囊及行動。 就在我分享完公司組織架構後,老師問我一個問題: 老師:「組織架構有想要調整嗎?」 我:「暫時好像沒有。」 老師:「公司沒有業務團隊,有沒有可能請到具備產業經驗的業務?」 我:「恩?….」好像意識到什麼! 借力使力:讓團隊成為你的飛輪 當老師提到找業務團隊時,之前沒有這個想法嗎?有的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商業思維學院【讓知識有光】心得:讓你的知識有價值

如果有一門課,不只讓你學會表達力,還能挖掘自己人生歷練,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分享主題,且由輔導跨多領域百人經驗的老師,給你一個框架教導你怎麼一步步建構一個完整的分享方法,最後甚至連分享的舞台也幫你準備好了,那豈不是太賺了 當然賺!我還先賺起來了,並在2023/4/10完成了線上近200人的分享,所以現在來分享自己從2022年12月報名這門商業思維學院的「讓知識有光」,上課到中間的挫折、數十個小時的備課,以及最後分享完的心得收穫,希望對未來想參與這個計畫的你有幫助。 前言 在網路及資訊發達的時代,人人都有機會分享想法,但如果能有公眾演說分享的機會,往往會因為不熟悉分享的技巧及方法而迴避,可是有很多機會往往是因為演說分享而來,那到底一門演說及課程要如何準備呢?   當在一門領域深耕3~5年,尤其在傳產製造業,大多仰賴老師傅的經驗,如何萃取自己內化的知識,並系統化的整理輸出,且還要分享出來,公開演說口氣的抑揚頓挫以及內容呈現方式,更不知從何學起。   所以當看到商業思維學院Gipi院長開課「讓知識有光」,教導用商業思維去做個人經驗及知識萃取的系統方法,加上自己也在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