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學營運

為什麼企業要融資並跟銀行培養好關係?

二代學營運

為什麼企業要融資並跟銀行培養好關係?

「銀行是雨天收傘的行業。」 在實業家的成長背景下,都是一步一腳印慢慢耕耘,視自己的能力去擴大,因此知道要跟銀行保持關係,但還是不清楚為何需要融資,讓銀行賺利息,真的划算嗎? 直到這兩年受致瑋老師輔導時有提問,這週又上了陳宗賢老師的課,再次深入了解大企業的運作以及融資應用,漸漸有一些眉目。 融資的目的|擴增與防守 每個企業都需要資本,但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夠輕鬆獲得融資,而其他企業則感到困難?這不僅關乎企業所需的資金,還關乎與金融機構建立的關係。 而過往我以為融資是為了擴廠,但其實當遇到黑天鵝事件時,融資是為了讓企業能夠活下去;以下是幾個融資的情境: 1. 業務擴展和增長:企業可能需要資本來擴展其業務,開設新的產線、增加設備、擴大生產能力等。這些擴張計劃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 2. 營運資金需求:有時企業需要短期資金來應對日常營運開支,如支付供應商、薪資、庫存購買等。 3. 新產品或服務開發:企業可能需要投資於研發和創新,推出新產品或服務。 4. 處理負債:企業有時需要融資來償還現有債務或改善財務結構,例如降低債務利率或改變償還條件。 5. 應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傳統產業代工廠需要做品牌嗎?代工廠經營品牌的目的

今早看到同為二代接班的網友問到關於代工廠的品牌轉型,與他交流後也彙整了自己對於代工廠品牌的一些觀點: * 代工廠經營品牌目的 * 代工廠的本質與受眾目標 * 代工廠需要做品牌嗎 前言:對於代工廠轉品牌的疑惑 網友原文: 這幾年各種機關、企業談論品牌轉型的次數不在少數,好似台灣代工的出路就是需要品牌轉型(OEM to OBM),但我發現,許多製造業即便做了rebranding,也很難扭轉原本的「工廠」印象,感受上還是工廠,而不是「品牌」。 製造業到底該如何做到體感上的「品牌轉型」? 是要好看的CIS嗎? 動聽的品牌故事嗎? 宣傳廣告? 還是雇主品牌活動? 好像都是,也好像都少了一點什麼? 我講的不是拋棄本業重新創業,而是一樣是代工、製造,但對外界的直覺感受是「品牌」而不是「工廠」。 品牌轉型對於代工廠而言確實是一個挑戰性的議題,我相信也是許多二代會想要執行的面向,在接班期間我也做了CIS的重新調整、包含Logo側換、制服以及名片等等…也剛好藉著這次的交流,統整了一些自己對代工廠做品牌的看法。 代工廠品牌轉型的難題 在代工領域,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製造業的生管做什麼?解開生產迷霧的關鍵

在製造業中,生產管理(生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涉及著整個生產過程的掌控和調度。很多人可能對生管這個概念不太熟悉,到底生管的工作技能有哪些,要做什麼?而一間公司的廠長也很多是由生管的職能或者背景出生。 製造業的守門員生管 在製造業的攻與守之間,應該就是「業務」與「生管」,若業務壯大沒有考量產線的運作狀況以及協調專案期程,有可能因為無法交貨而失去信用導致款項遲延,確保生產計劃的順利執行,掌握生產進度,監控生產品質,調配生產資源,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和瓶頸,這份重要的任務就是由生管負責,如果生管工作不到位,可能會出現交貨延遲、產品品質不穩定、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 所以生管也類似軟體業的專案管理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職務。 很多人誤以為生管只是排程的工作,其實那只是最皮毛的而已。生管的職責不僅僅是排定生產計劃,還包括了許多其他重要的任務。例如,生管需要進行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需要與供應商和客戶溝通協調,需要處理生產中的異常事件,需要進行生產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等等。生管的工作是綜合性的,就像擁有上帝視角一般,俯瞰整個公司的進出流程。 但在一般常見的公司裡,生

By 鄭安宏Anton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招募及面談作法

在中小企業中,通常在人力資源方面並不會單獨設立一個人資部門,所以做為企業的老闆、二代或主管,每個人都應該熟悉招募和離職面談的流程。這對於自己的單位在需要新員工或有人員異動時非常有用。學習招募和面談的技巧可以減少後續錯誤招聘所帶來的成本,甚至透過問題篩選出適合團隊的夥伴。本篇文章主要著重於面試前的準備、面試流程、面試方法和問題、面試篩選以及離職面談。 企業人才招募準備 1.公司外部招募平台: 針對企業對外的招募可能在臉書社團、人力銀行104或1111、在地徵才或者招募展覽等,都應該先思考對於招募的職務呈現方式做準備,讓求職者還沒開口詢問前,能夠自行先了解,如: * 公司簡介及服務項目 * 福利差異 * 工作職責 2.公司內部面試前準備 * 招募單:給內部希望徵才的部門填寫,說明招募原因及需求條件。 * 面試環境 * 座位安排 * 茶水 * 履歷表 * 人才條件確認及內部審核方法–設定篩選的問題及條件: 測試及資料填寫:性向測驗、打字、軟體、履歷表 來的不一定會是合作的夥伴,但來的一定有可能是行銷我們公司的夥伴。 每個求職者不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中小企業申請政府計劃案的入門分享

如果公司導入數位化系統、研發新的產品,甚至做碳盤查,能夠有50~100萬的補助,你想要了解嗎? 創業該不該拿政府的補助金,這篇MJ老師文末提到一種狀況可以申請,那就是您的公司已經穩定賺錢,那你就可以評估,而我個人在轉型的過程中,已經有策略及規劃,同時又能使用政府資源作為補助,我認為是很好的。 前言 政府每年都會固定有補助計畫,提供資金支援,但許多企業對於如何申請政府資源和補助計劃缺乏了解,因而錯過這些機會。 在我尚未進公司前,一代們對這塊也不了解,就在我陸續申請三年政府計畫後,身邊創業家朋友也開始詢問,所以我將分享申請政府資源的相關內容,包括常見的補助案、補助形式、申請資格及方式。 關於政府計畫的總類 首先要了解提供的補助計劃和相關標的,根據企業的需求和條件,選擇最適合的補助計劃進行申請。 因為我們公司是B2B的製造業,因此以分享製造業的計劃案為主,計畫主要分為類別、補助方式以及補助單位的不同。 補助計畫類別 補助計畫類別分為輔導型、創新研發計畫以及產業補助計畫、教育訓練補助等等.. * 輔導型計畫:通常會由法人單位做申請人,如我們產業就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塑膠射出工程師:緯凱傳產技術知識庫專案

塑膠射出工程師知識庫,由緯凱打造塑膠射出,近40年的師傅傳承技術以及透過塑膠中心學習系統的知識庫專案計畫。 有感在網路關於塑膠射出技術學習開放資源相對少,而對於這門技術的高職學校也沒有,我和彰化青年隊的夥伴打算自建一套系統,希望可以透過價值的交付,讓新人有一個框架清楚知道學習脈絡,讓師傅的技術得以傳遞並強化教學效果,優化教學流程,讓匠人精神傳承,必擁有師者的心,不只專業還要能成為教育者。 專案來到師傅的需求訪談,在這次對談中,也再次驗證幾個我學習及遇到的問題,同時這次也一起規範釐清後續解決的方案。 傳產塑膠射出師徒制的三個痛點 目前將師傅在這個產業不同公司帶人的經驗統整起來,發覺有三個主要問題: 1.新人不懂重複教:沒內化 師傅遇到的痛點在於覺得同一件事情,新人若忘記就要一直重複講,覺得很煩,就算學員有筆記,有的甚至自己再看一次也不懂。 2.新人流失重複教:沒教材 在面臨重複教的痛點後,追問師傅那每次新人教學流程都是一樣那套嗎?如果是給你一套教學的教材輔助說明,簡單的部分可以透過教材,不必在講得太詳細或者不會時重複要口訴呢?師傅點點頭認同。 3.教學沒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產業新聞:塑膠廠缺工議題的看法與解方

今天有看到新聞及群組討論塑膠廠28K徵不到學徒。這串話引發網友熱議,大家討論射出廠環境很差,工安危險等等,在中小企業塑膠射出廠接班的我,也想談談看法,我認為主要分為三個狀況:大環境缺工、產業環境狀況及薪資文化。 大環境缺工 早在去年上聯聖企管CEO班時,陳宗賢教授就在課堂上提醒大家,缺工是勢必發生的,各行各業都會遇到,大家要提早做準備,好的願景制度或者透過外包等方式都是一種選擇。 所以在找不到人,不只於塑膠射出廠,如同前陣子也有餐飲業傳出缺工等問題,重要的是業主是否重視團隊及公司的發展及同仁之間的關係,再來往減少重工性或無腦性作業的發生。 比如在製造業的幾個解法: 1.自動化:作業員其實現有很多機械手臂能夠取代,只要模具設計得宜,大部分可以自動取出或搭配多關節手臂,降低重覆性作業人力,畢竟很少年輕人喜歡做重複性作業,需要的是成就感,那就透過自動化來解決。 2.AI化:透過收集數據,去降低人們判斷或者降低負擔的方法,比如導入AOI的自動檢測,可以將一些較精小的產品或者人為失誤高的產品做到100%的良率。 以上兩個都是可以在缺工的環境下應變之方法,同時我認為也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傳產如何擺脫缺工危機 「建立知識庫」

在傳統技術的產業學習網路資源相對少,而在塑膠射出成型行業這門技術的高職學校也沒有,在產業第六年透過師徒制的學習也發現一些可以優化的方法,如果沒有就我們自己做吧! 我和夥伴打算自建一套系統,希望透過價值的交付,讓產業新人有一個框架清楚知道學習脈絡,不必要三年出師,半年就可以!也讓師傅的技術得以傳遞並強化教學效果,優化教學流程,讓匠人精神傳承,必擁有師者的心,不只專業還要能成為教育者。 傳產師徒制的三個痛點 目前將師傅在這個產業不同公司帶人的經驗統整起來,發覺有三個主要問題 1.新人不懂,重複教:沒內化 師傅遇到的痛點在於覺得同一件事情,新人若忘記就要一直重複講,覺得很煩,就算學員有筆記,有的甚至自己再看一次也不懂。 2.新人流失,重複教:沒教材 在面臨重複教的痛點後,追問師傅那每次新人教學流程都是一樣那套嗎?如果是給你一套教學的教材輔助說明,簡單的部分可以透過教材,不必在講得太詳細或者不會時重複要口訴呢? 師傅點點頭認同。 3.教學無固定流程及框架,新人沒有邊界難以吸收 在過往的教學中,新人通常進產線,就是當個跟屁蟲,跟在師父後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策略思維:孫治華院長的營收增長公式

身在代工製造業,優點是服務範圍廣,缺點也是服務範圍廣。 開始幫公司做SEO後,詢客數增加,但並非精準,有的產品太大不是我們機台可生產,有的開發量太少,因此在業務開拓時,希望聚焦特定領域,不只一條龍服務,可能是在某方面的產品你就會想到「緯凱工業」。 這次藉由線上課程活動,有幸能與策略思維學院的院長 孫治華老師取經,知道老師的願景就是成為台灣中小企業最強的後盾,這正好也跟我們公司想成為客戶最強的製造後盾一樣,成為後盾的後盾可能就是中小企業的護城河了吧。 具備策略洞察底蘊的孫治華老師 諮詢開始,老師透過2-3個問題,詢問公司服務的產業客戶比、內部組織架構,逐漸挖掘到可行的方向,以及一些策略的建議,實在很佩服,有時候真的當局者迷,也讓獲得三個錦囊及行動。 就在我分享完公司組織架構後,老師問我一個問題: 老師:「組織架構有想要調整嗎?」 我:「暫時好像沒有。」 老師:「公司沒有業務團隊,有沒有可能請到具備產業經驗的業務?」 我:「恩?….」好像意識到什麼! 借力使力:讓團隊成為你的飛輪 當老師提到找業務團隊時,之前沒有這個想法嗎?有的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中小企業組織角色思考:為什麼人員異動那麼痛?

在中小企業中,每有人事異動其實都會影響公司的運作,可能原因在大部分都是生產者的角色,同時因人員需要多工作業,可能在本身職務外,也要做跨部門的支援,在這樣的情況下,該如何進行組織角色思考? 經營公司的三種角色 以經營公司角色來說,可以分為三種角色,分別是:  * 前期角,在生產端能夠直接帶來產值營收的人。 * 中期角,營運管理,做公司排程佈局或業務研發者。 * 後期角,思考公司未來佈局及經營動向;以及培養接班梯隊。 大部分中小企業,大多以前期角色為主,同時也因為營運規模的關係,比較少佈局接班梯隊,這裡包含現場營運的梯隊;因此在面對異動時,代表經營者又需要開始篩選履歷及應徵人員了,就像一個老鼠迴圈的開始。 考量營業規模財報若沒有一定清楚的規劃,也只能佈局前期角的狀態下,該如何解決? 分別是「建置人才塞選機制」跟「建立組織能力」。 延伸閱讀:製造業小公司留不住人或找不到人怎麼辦?中小企業主的經驗分享 建置人才塞選機制 * 在建置人才塞選機制上,可以問以下問題: * 誰是我們要招聘的優秀人才? * 我們是否制定了招聘目標或錄用指標? *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三種企業成長的對策方法

經營企業不賺錢是罪惡,而企業的成長更是每個經營者應該要追求的;最近在顧問輔導下,搭配顧問的社團線上課程「66套經營心法講述 」做交叉學習及反思,逐漸更清楚企業經營的脈絡,而在成長面顧問提到三種方法:分別是創新開發、人力提升及精實改善。 創新產品、開發新市場 適合業務型或對市場很敏銳的創業家,不斷跟在市場潮流前方,很清楚市場流行趨勢就很適合發展此策略,抓住每個風口。 每年都會有不同的話題新聞或不同類型的市場產品趨勢,比如近年來最紅的就是綠能經濟、淨零碳排,因此相關的系統開發商就很適合去做碳排相關的系統,在製造業的產品從替代性可回收原物料、節能發電、電動車相關的產品也都是適合去切入的新產品市場。 人力素質提升流程改善 用一樣多的人,但能帶來更多的產值,或承接更大的營業額,這是透過人員的培訓、流程改善或導入新的數位工具 ,這中間要具備有辨識流程卡點以及職務所需提升的項目能力。 小公司的運作中基本上強調敏捷機動能力,因此沒有什麼流程,但慢慢到5-10人以上,多部門就應該要建立起每個工作項目的對應流程,統一的辦法,才能持續做流程的改善,當沒有流程,就會回歸到「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傳產製造業塑膠模具及射出的策略聯盟

傳統產業的製造業是過去經濟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沒落的產業,大部分漸漸往電子及半導體產業走,而在塑膠模具及塑膠射出成形代工業更是面臨巨大的挑戰,除了技術人員難找,許多創業家一代也找不到接班人,因此台灣的傳產製造業更要往策略聯盟的方向發展。   何謂策略聯盟 隨著全球競爭的日益激烈,傳統產業的製造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這些挑戰包括成本壓力、市場增長放緩以及技術快速進步等;面對這些挑戰策略聯盟是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策略聯盟是指兩家或多家公司之間組成的聯盟,以實現共同的目標。這些目標可能包括提高生產效率、共享技術、拓展市場以及減少成本等。通過策略聯盟,傳統產業的製造業可以更好的應對市場競爭,有效地整合資源。 網路時代塑膠代工製造的痛點 在資訊發達的現代,許多人用google搜尋製造業代工廠,因此首要需要被人家看見,就是建制公司網站及google商家,其次是詢價的方式已經不用當面交談,更多都是先電子郵件傳送需求的塑膠產品代工圖面,然後電話聯絡確認詳細的需求,就請代工廠提供報價,進行多方的比價。 1.價格與價值難以取捨 網路找來的客戶大多會是設計師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