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宏Anton

鄭安宏Anton
人生使用說明書:用AI打造個人成長指南

人生使用說明書:用AI打造個人成長指南

每個人都希望在職場、生活和關係中發揮最佳表現,但往往我們忽略了最關鍵的一件事:了解自己。 想像一下,如果人生也有一本清楚列出優勢、挑戰以及最佳工作方式的說明書,是否能讓我們更輕鬆地駕馭這艘名為“人生”的船呢?這就是「人生使用說明書」的概念,一本為自己量身訂製的成長指南,以及如何應用AI快速幫你打造這艘船。 為什麼需要人生使用說明書? 快速變動的時代,了解自己是一種關鍵競爭力。透過編寫人生使用說明書,你可以: 1. 提升自我認知:清楚知道自己的優勢、弱點與價值觀。 2. 高效解決問題:在困境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工具。 3. 加強與他人合作:讓團隊、家人或朋友了解你的溝通偏好與需求。 4. 減少無謂耗損:避免過度嘗試與焦慮,專注於真正適合自己的事物。 如何編寫屬於你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以下是五個步驟,幫助你快速完成專屬於自己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1. 列出你的核心優勢 想想自己在哪些方面表現突出,這些優勢如何幫助你達成目標。例如: * 快速學習新技能 * 擅長跨部門協作 * 有創意的問題解決能力 2. 認識你的弱點與挑戰 沒有人是完美的,

By 鄭安宏Anton
銷售建立信任公式:成交的底層邏輯

二代學業務

銷售建立信任公式:成交的底層邏輯

建立信任也有公式,贏得客戶信任的能力,是一項非常基礎且關鍵的能力。不管你身處哪個行業,只要需要與客戶打交道,這項能力就不可或缺,尤其是創業家與商業開發業務。 一旦掌握建立信任的分法,不管你轉到哪個行業,都能無縫銜接,伴隨你一輩子,持續幫助你。 在解決問題之前,你是否先解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問題?你是否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對方把你當成自己人,還是僅僅把你當作合同中的甲方或乙方? 信任的作用不僅僅是讓客戶不拒絕你,更是降低溝通成本。你和客戶的目標是一樣的:把事情做好。如果你沒有贏得客戶的信任,那麼一切事情都會變得公事公辦,按照條規走完所有流程。 那麼,這種信任該如何建立? 就是運用信任公式。只要做到公式中的四個基本要素,你就能贏得對方的信任。 信任公式: T = C + R + I / S T – 信任值 C – 可信度 R – 可靠度 I – 親近感 S – 自我導向 一、可信度 任何理性對話背後,都潛藏著一層感性的基礎,等待你去發掘。

By 鄭安宏Anton
提升人際關係的技巧「每人只要滿足你一件事」

二代學習筆記

提升人際關係的技巧「每人只要滿足你一件事」

大人學Podcast這集節目,「覺得人際關係好難?抱持一個人只要滿足我一件事就給100分的原則,包你馬上看到全新的世界。」應該列為年度必聽的節目。 如果能因爲分享這集而讓聽眾豁然開朗幫助家庭、工作、感情會很棒,這也是我這三年從工作中才領悟到的,再聽完後更為通透。 只要做到節目中提到的三點你就能獲得新世界,這篇也會直接筆記下來。 對他人充滿期待好嗎? 過去我透過學會感恩,讓我對世界及每個人都能看見「好」的那面,但仍然會對他人有所「期待」。 然而可能就是這種期待讓大部分的人充滿著失望或者失落,進而引發難過或者憤怒。 這個期待對於那個角色都有所不同,節目中也舉例: 對於父母除了養育我們,我們可能還希望他支持我們做任何決定以至於在他們無法滿足所有期待時,產生衝突。 對於上司除了交辦任務,我們可能還希望能作為我們人生指導或者成長的教練。 對員工可能除了如期達成更要超乎預期,希望他能自發自主的不斷成長。 對於另一半可能希望他賺錢又要回照顧家庭等等⋯⋯ 然而每個人都不太可能滿足所有的人,更無法完全做到面面俱到。 如何避免期待帶來的失落

By 鄭安宏Anton
高效生活:每日必用的生產力工具分享

二代學高效

高效生活:每日必用的生產力工具分享

「善用工具,替代大腦記憶,提升人生效率。」 因為在中小企業接班的過程,要處理的東西很零碎,從行銷、人資、生產、業務、研發、總務、資訊,基本上可能每天都會碰到,人腦記憶有限,當突發狀況一來,在中小企業中數位工具基本上是不可或缺的。 到現在大約出社會第六年,也大概有了一套自己的生產力工具運用邏輯,這次終於彙整好。 目前主要運用4個軟體(備忘錄、提醒事項、Timetree、Notion)跟一本紙本的週行事曆,想要跟大家分享,我在使用這些工具的優勢、使用情境及好處,這些工具都免費且非常好上手。 ▎Apple備忘錄|寫文及課程筆記 因為自己是蘋果全系列使用者,主要特點還是系統不卡頓,同時可以快速同步使用,我在手機、平板或電腦都不用擔心偶爾需要「登入帳號」或者無法同步。 ➤ 使用方法情境 主要在會議、課程以及工作上的文字紀錄。 我會用檔案夾做主要分類,平常工作上會議紀錄或者有靈感時都會先用「快速備忘錄」的功能,使用也很單純,就是只用打字的功能,不特別用粗體或者分段,等彙整完後,再移動到所屬分類。

By 鄭安宏Anton
為什麼企業要融資並跟銀行培養好關係?

二代學營運

為什麼企業要融資並跟銀行培養好關係?

「銀行是雨天收傘的行業。」 在實業家的成長背景下,都是一步一腳印慢慢耕耘,視自己的能力去擴大,因此知道要跟銀行保持關係,但還是不清楚為何需要融資,讓銀行賺利息,真的划算嗎? 直到這兩年受致瑋老師輔導時有提問,這週又上了陳宗賢老師的課,再次深入了解大企業的運作以及融資應用,漸漸有一些眉目。 融資的目的|擴增與防守 每個企業都需要資本,但為什麼有些企業能夠輕鬆獲得融資,而其他企業則感到困難?這不僅關乎企業所需的資金,還關乎與金融機構建立的關係。 而過往我以為融資是為了擴廠,但其實當遇到黑天鵝事件時,融資是為了讓企業能夠活下去;以下是幾個融資的情境: 1. 業務擴展和增長:企業可能需要資本來擴展其業務,開設新的產線、增加設備、擴大生產能力等。這些擴張計劃通常需要大量的資金。 2. 營運資金需求:有時企業需要短期資金來應對日常營運開支,如支付供應商、薪資、庫存購買等。 3. 新產品或服務開發:企業可能需要投資於研發和創新,推出新產品或服務。 4. 處理負債:企業有時需要融資來償還現有債務或改善財務結構,例如降低債務利率或改變償還條件。 5. 應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傳統產業代工廠需要做品牌嗎?代工廠經營品牌的目的

今早看到同為二代接班的網友問到關於代工廠的品牌轉型,與他交流後也彙整了自己對於代工廠品牌的一些觀點: * 代工廠經營品牌目的 * 代工廠的本質與受眾目標 * 代工廠需要做品牌嗎 前言:對於代工廠轉品牌的疑惑 網友原文: 這幾年各種機關、企業談論品牌轉型的次數不在少數,好似台灣代工的出路就是需要品牌轉型(OEM to OBM),但我發現,許多製造業即便做了rebranding,也很難扭轉原本的「工廠」印象,感受上還是工廠,而不是「品牌」。 製造業到底該如何做到體感上的「品牌轉型」? 是要好看的CIS嗎? 動聽的品牌故事嗎? 宣傳廣告? 還是雇主品牌活動? 好像都是,也好像都少了一點什麼? 我講的不是拋棄本業重新創業,而是一樣是代工、製造,但對外界的直覺感受是「品牌」而不是「工廠」。 品牌轉型對於代工廠而言確實是一個挑戰性的議題,我相信也是許多二代會想要執行的面向,在接班期間我也做了CIS的重新調整、包含Logo側換、制服以及名片等等…也剛好藉著這次的交流,統整了一些自己對代工廠做品牌的看法。 代工廠品牌轉型的難題 在代工領域,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業務

2023亞洲工業4.0暨智慧製造系列展收穫

這次的展覽算大,總共在南港有兩館,三層樓的展區,而主要我還是看三個主軸:展會趨勢,產業技術演進及各廠商的展會行銷方法。 展會趨勢|自動化、淨零碳排 這兩年的分佈並硬體還沒有太大突破,軟體則因為GPT的出現有些新的應用,但只有1-2家有提到。 AI自動化:以機械手臂的運用在大型工廠及倉儲系統上還是主要,但中小型企業對倉儲系統上可能還是沒辦法這樣投資,機械手臂則以協作型的為主,比較沒有新意;而其他則是視覺辨識的展示,但這部分的場景比較依賴各自產業提出需求,去配對解決方案。 產業技術|機聯網系統、3D列印、學習聖地 機台聯網碳排數據收集:數據收集為主、並結合ERP或MES製造系統做整廠規劃,目前來說我們公司在這三年已經佈局完成,今年轉換將聯網掛上碳盤查數據議題,會成為政府喜愛的企業。 3D列印:材料的增加、列印時間縮短、價格也降低;這部分對於客戶開樣品或者少量多種類比較吃香,同時也看到大部分在公仔這種外觀產品還是比較常見,而功能型的較少,較高單價功能類別可能屬醫療用列印。 在展會中有看到同業將3D列印把模具印下來,作為跟客戶解說機構以及產品的方式,雖然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習筆記

從韓劇「代理公司」學習三件關於領導與經營

宇元集團會長入獄之後,VC企劃女主角高兒敏,就接到宇元企業的案子,3000億的廣告預算,要在一週內要想到提案,跟四組廠商做競標,但企業在面臨錯誤時,不適合製作大量投放行銷廣告。 如同高兒敏在剛加入廣告公司時,前輩用一灘水代表著企業的壞消息,而抽出衛生紙一張代表一億元的廣告費,要抽2-30張才能逐漸吸乾,需要花巨額才能掩蓋壞消息,但別忘了水到隔天也會乾…這時其實最好的方法是「等待」。 高兒敏問前輩如果公司堅持要投放廣告呢?前輩說了「秘密」兩個字,由他自己找尋答案。 洞悉人性及需求才能獲得成功 商業的本質是交換,而每個利害關係人的背後需求是什麼,是高兒敏從中不斷體現給我學習的。 在接到宇元集團3000億廣告時,對方只說希望挽回企業形象,但高兒敏從思考需求到收集情報,知道宇元集團表面說要挽回情況,實際其實是要做到讓公司的會長交保出獄,同時面對企業內部提案與崔常務之間的競爭,還要做煙霧彈。 大眾看什麼廣告內容能夠引起對於法律的關注同時不會太過凸顯企業正面臨的負面議題,最後用第三方團體的角度來拍攝議題獲得巨大成功。 對方是怎麼樣的人?要什麼?他為什麼這樣說,這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營運

製造業的生管做什麼?解開生產迷霧的關鍵

在製造業中,生產管理(生管)是一個至關重要的人物,涉及著整個生產過程的掌控和調度。很多人可能對生管這個概念不太熟悉,到底生管的工作技能有哪些,要做什麼?而一間公司的廠長也很多是由生管的職能或者背景出生。 製造業的守門員生管 在製造業的攻與守之間,應該就是「業務」與「生管」,若業務壯大沒有考量產線的運作狀況以及協調專案期程,有可能因為無法交貨而失去信用導致款項遲延,確保生產計劃的順利執行,掌握生產進度,監控生產品質,調配生產資源,及時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和瓶頸,這份重要的任務就是由生管負責,如果生管工作不到位,可能會出現交貨延遲、產品品質不穩定、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 所以生管也類似軟體業的專案管理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職務。 很多人誤以為生管只是排程的工作,其實那只是最皮毛的而已。生管的職責不僅僅是排定生產計劃,還包括了許多其他重要的任務。例如,生管需要進行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需要與供應商和客戶溝通協調,需要處理生產中的異常事件,需要進行生產數據的收集和分析等等。生管的工作是綜合性的,就像擁有上帝視角一般,俯瞰整個公司的進出流程。 但在一般常見的公司裡,生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習筆記

如何提升溝通表達能力:【精準敘事】

表達技巧,是建立起影響力的關鍵要素之一,若你能把握每個分享的機會,透過敘事技巧讓自己的故事變得更加精采生動,進一步強化他人的連結記憶點時,你更能為自己打造意想不到的影響力。   在洪震宇老師的《 精準敘事 》 一書中,提供了一個相當完整的表達框架,並透過老師在教學中的實務案例,藉由精準敘事的框架呈現前後對比,讓你能將想要傳達的資訊,更加深刻得烙印在他人的腦海裡,並擴大用在公司簡介、提案、演講以及教學等多種場景。 敘事跟故事差在哪裡? 故事(What)是敘述事件當下所發生的事,而敘事則更擴增回答了為什麼發生(Why)與如何發生(發生)。前者僅交代了單點結果,後者則更囊括了有情節變化的動態性過程。 敘事架構即是基於此,將單一故事轉化為有轉折的三幕劇劇情,在每一幕當中都開展有外在事件、主角內心想法,以及具體展開行動的情節。 因此敘事也像是料理故事食材,將原有的食材,再進一步轉化為一道可口菜餚。顧客吃下肚裡、留在腦中是故事,而經過主廚對菜單安排、食材料理等精心處理,並搭以每道菜色想法與食材的介紹,則是我們所說的,讓故事更難以忘懷的「敘事」。 敘事為什麼重

By 鄭安宏Anton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招募及面談作法

在中小企業中,通常在人力資源方面並不會單獨設立一個人資部門,所以做為企業的老闆、二代或主管,每個人都應該熟悉招募和離職面談的流程。這對於自己的單位在需要新員工或有人員異動時非常有用。學習招募和面談的技巧可以減少後續錯誤招聘所帶來的成本,甚至透過問題篩選出適合團隊的夥伴。本篇文章主要著重於面試前的準備、面試流程、面試方法和問題、面試篩選以及離職面談。 企業人才招募準備 1.公司外部招募平台: 針對企業對外的招募可能在臉書社團、人力銀行104或1111、在地徵才或者招募展覽等,都應該先思考對於招募的職務呈現方式做準備,讓求職者還沒開口詢問前,能夠自行先了解,如: * 公司簡介及服務項目 * 福利差異 * 工作職責 2.公司內部面試前準備 * 招募單:給內部希望徵才的部門填寫,說明招募原因及需求條件。 * 面試環境 * 座位安排 * 茶水 * 履歷表 * 人才條件確認及內部審核方法–設定篩選的問題及條件: 測試及資料填寫:性向測驗、打字、軟體、履歷表 來的不一定會是合作的夥伴,但來的一定有可能是行銷我們公司的夥伴。 每個求職者不

By 鄭安宏An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