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安宏Anton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商業思維學院|學習心得與三個收穫

加入商業思維學院到今年四月已經滿一年了,也推薦給身邊的二代朋友一起來學習,也有一些朋友看分享來詢問加入,這篇來分享為什麼喜歡跟推薦學院的三個原因跟我認爲學院打造出的三度空間的收穫。 喜歡商業思維學院的三件事 學習社群場域 學院是全線上課程,但有別於一般線上課程只有留言互動討論,學院持續發展學習網站內的「小組」功能,在今年2022年更推出Discord的方式做學習營,讓你在學習的路上,有一群人可以互動討論,透過不同領域職業、不同公司規模的同學交流,能夠增廣視野及面對事情不同的判斷角度,我也在學院學習而認識更多二代,今年還在台中一起聚餐。 學習反饋累積學習動力 人類的學習習慣有反饋才會有動力,學院把學習變得遊戲化,讓你每天上線學習、留言回覆、按讚也有經驗值,也扣回社群場域的形成,一群人互相打氣。 對於課程的疑問,不只學院老師,有經驗的同學也都會一起回答,累積一定的認同「讚」或老師覺得回覆很好,也會被選為「精華」;學院也會定期寄發每季的學習成果報告,可以讓同學分享年度學習成果,兼具學習以及成就感。 實戰導師系統框架分享 商業思維學院的老師們都有豐富的商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各大學習平台老師課程大清單

因為上過蠻多課程,身邊愛學習的朋友也會來詢問是否有推薦的課程或是老師、學習平台等等,花一天整理分享,後續也會持續更新我會學習的對象、學習平台、Podcast、Youtube及電子報內容,也歡迎你分享給我。 課程學習類 因為要接班的關係差不多每年會花幾百個小時進修,這邊是節錄自己上完課後,覺得適合接班人及創業者或個人品牌的課程,如果你已經是同學或者你有興趣也歡迎交流。 SMT錦囊薪傳營-謝明堂 這堂課是位於台中中國生產力跟彰化工業會都有辦理的課程,謝明堂老師已經60幾歲左右,但對於經營管理的知識系統真的是令人佩服,上他的課都需要帶筆電好好記錄,這堂課額外的效益是跟同學互動交流都還蠻不錯的,我有許多二代好友都是在這邊發跡找到同溫層,感謝老師。 商業思維學院 五星吹捧推爆的線上學習場域,有專業學程跟商業思維百科,從中可以學習很多可以實際應用,學程方面其實都適合完全沒經驗的人做上手的第一課,同時不只課程,師生互動性也很高,老師對於課程疑問的回覆,同學彼此的交流,在這裡也認識不同產業的同學讓在接班領域之外可以開闊不同產業的思維脈絡。 學院學習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轉型

善用內容行銷讓傳產業務轉型

二代接班如何透過內容行銷幫助自己的事業?嬰兒潮時代的創業家已逐漸交棒,接棒的二代成長在網路時代,優勢就是對於網路工具的學習及應用快速,因此架設網站撰寫內容行銷,除了打造數位資產,也能透過網路,讓客人找上門,本篇分享為何要做內容行銷、內容行銷做什麼、怎麼做。 為何要做內容行銷? 內容行銷是透過各種形式來吸引對內容「有共鳴的」的顧客,並傳達他們想得知的資訊,讓可能貢獻利潤的顧客採取行動,而做內容行銷其實在網路時代從公司到個人都有幫助的做法,以下分享三點使用後的幫助。 建立品牌資產 公司基本上都有官網及臉書粉專,若加上內容行銷就可以讓客戶累積信任感,進而對你的品牌有加分,即使是傳產代工業也是,以我們公司為例,透過官網的入口讓客戶找到你後,加上部落格的功能撰寫產業知識或疑難雜症的解法,無形中也就累積了品牌資產。 延伸閱讀: 找塑膠射出代工?解析四大通點及一條龍服務的好處 塑膠模具八大成本解密 獲得自然流量 透過部落格撰寫內容行銷並植入關鍵字,就能讓Google的爬蟲去找到你的文章,透過一些加權加分的方式,讓客戶能夠找到你,相對於只有形象官網的網站而言,你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業務

和BNI商會老闆們學習自我介紹

嗨,你有讓人快速記憶的自我介紹方法嗎? 自我介紹是人生中不斷會經歷的過程,不管是一對一的認識新朋友或者大場合的社交活動、正式活動介紹,因爲年初有幸受邀擔任BNI分會來賓,聽了正式會員老闆們的介紹,有脈絡及記憶點,在會議中紀錄下來,因為商會還是有些資格限制,但自我介紹是人人都需要的技能,因此本篇將分享自己紀錄的BNI自我介紹法。 前言 在正式會議場合中,新人難免需要自我介紹,因此在BNI會議前一天也簡單準備一下自己的職業背景跟經歷以便介紹,這邊想請你也思考一下你平常都怎麼自我介紹呢? 自我介紹的通俗架構,通常是「姓名+地點+職業」,就是我是誰?在哪裡?做什麼?若遇到自我介紹有時間的要求,需要做3分鐘自我介紹,你會怎麼說?有些限制60秒內的自我介紹?你又該怎麼說? 如何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讓別人記住你是誰? BNI交流會議 在BNI線上會議當天,小組簡單交流後,回到大廳正式會員開始了每人50秒的自我介紹簡報,到第二位會員介紹後,我突然意識到,似乎有一些自我介紹的架構,吸引我開始拆解並記錄下來。 自我介紹架構 這邊僅分享會議中自己紀錄下來的架構並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高效

高產出的技巧:談時間精力管理方法

人一生中金錢買不到的就是時間和健康,時間管理的課程及書籍有很多,自己也看過許多書籍及課程,從大學到工作至今,歸納出幾個自己蠻有用的方法,與其說是時間管理,更應該說是你的「精力管理」,一天當中最有生產力的時候,要做哪些事?怎麼做?本篇分從心法、技巧、工具來跟大家分享。 精力管理心法 清空腦袋,奪回自主權 「腦袋是用來思考的,而不是記憶。」 套這句父親常說的話,因為通訊的方便,當臨時有待辦事項或會議來臨時,我會馬上拿起手機記錄,隨後就回到原本的重要任務上。 隨著工作及身份角色的新增,你會漸漸發現許多事情接踵而來,因此善用科技幫忙或者寫在記事本,就不用腦袋卡著事情,專注在思考,再回頭一個個消滅待辦事項即可。 當你不掌控自己時間,你就會被他人控制你的時間,所以當遇到一些比較不重要的會議時,你可以先說「我看一下行事曆」,在依行事曆狀況回覆時間,讓你的時間及精力做更有效的運用。 自我了解,死線規劃 了解自己做事的方法,比如在月初接到任務時,我會判斷處理此任務需要幾天的時間,如果對這個任務掌握度夠,那我會壓自己心理可接受的deadline,交件的最後一週的來執行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課程】主管必備的教練領導力

嗨,你是管理者或主管嗎? 面對越來越有想法的年輕團隊,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下達指令,而教練領導力就提供了這樣的方法,透過學習教練領導的技巧,而點拾培訓這堂課程不止學習教導教練的技巧,石罡語老師利用提問及引導,帶你先認識自己的領導價值觀,說明領導力以及團隊帶領技巧與方法,再到下午的教練技巧及實際的個案演。 見個人才能見天地 從開場就感受到老師運課的技巧,大多課程都是講師自我介紹就切入課程主題談教練或領導是什麼,但老師發揮教練的技能,先不斷提問我們,今天為何而來?想帶走什麼?有什麼樣的目的與目標?除了思考更要寫下,在確立目標之後,同學們也都逐漸積極舉手互動。 透過這樣的目標設定,除了自我反思之外,也更知道今日主軸,只有先理解自我,才能更好的照顧別人、帶領團隊。 主管常見的痛 開會的時候常常團隊沒有回應?遇到狀況發生的時候總是親自收尾?溝通時總是無法好好的解讀對方說話的內容去做回應? 以上這些問題是你工作的日常嗎? 你希望你帶領的團隊是什麼樣子的,就先反求諸己。 你希望團隊回應,那你有創造一個讓團隊安心發言的環境嗎?希望好好溝通時,是否有先好好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BD業務必學的銷售簡報

在商業思維學院小組與私董會的老闆或產業二代交流,發現幾位都已經報名迪哥銷售簡報營,讓一開始猶豫在傳產製造業中,其實很少對客戶做簡報的我,有了一個心動的契機,畢竟有夥伴一起學習是的驅動力之一,當天結束私董會便設立好三個參加簡報營目標,按下閱換學程。 還好有報名,透過這次簡報營,不止學簡報在產業的應用,更釐清實戰上的盲點,更難得是日常工作沒有機會能獲得回饋,透過簡報營小組分享收集到很多建設性的回饋。 延伸閱讀:打造超人學習:三個觀點找到高效學習法 參加銷售簡報學習營的三個目的 商業思維學院簡報課程架構內容: A,注意力:抓住客戶的眼球 N,痛點:客戶或產業痛點,也可以是客戶的客戶會在意的事情 S,解決方案:我們的解決方案 V,帶來價值:我們帶來的價值 A,行動:簡報最後給客戶的CTA 應用簡報架構ANSVA 我認為學習跟應用是兩回事,參加過學院的case study就更能體會,這次希望透過銷售簡報營將所學內化理解及應用,實際演練在公司業務的銷售解決方案,而光使用ANSVA做為製作簡報架構,已經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三週帶走一份實戰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心法

魔王晤談:接班與企業經營本質

魔王是我一位心靈導師的綽號,在2018年朋友推薦下,向他拜師學習,是一位從企業界掌握幾千萬行銷預算之後踏入中醫及心靈的人,口頭禪是神經病,但刀子嘴豆腐心,每次與他交流總流露一股溫暖且安心的氣息。 這次的對話,讓我從接班的壓力之中,得到一點喘息的空間,也釐清了一些問題,反思這幾年的接班學習,僅此紀錄對話收穫。 接班的目的 「你接班是為了什麼,為了把公司弄大嗎?」魔王開口直接了當的詢問。 也許是一種氣場,我一時答不上來。 當初父親請我思考清楚再決定,他強調如果沒有決心想要投入,那不用進公司,最重要的是這個決心是要來至於自己而非他人的建議。 一方面覺得爸媽一手打拼起來,這間公司養了這個家,而我所學背景,也能所用在這裡,即使也迷茫過,但每個磨練終究會成就自己。 父親曾說「企業做到後面就是一種社會責任,每個員工背後都是一個家庭。」這種使命感就一直烙印在腦中。 而從現場技術學起,訂定制度,組建團隊後,漸漸的感受到也許無論是什麼工作,和團隊一起運作,發揮力量的感覺也很棒,是在一對一交流時,最深刻的體悟。 企業的本質 魔王:「這樣好了,如果你是Nike大中華區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高效

打造超人學習:三個觀點找到高效學習法

嗨,你想知道如何高效、快樂學習嗎? 學習是人生中的課題,人一輩子都在學習,然而作者提到在整個教育體系對學習這件事有兩個重大不足:如何更高效、如何更快樂,在閱讀本書後,我理解了原來學習是有一個順序,而透過這順序能夠幫助我學得更快,進而獲得滿足感。 現在開始打造學習框架,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把目標逆向拆解成任務清單、百倍速前進,更高效的學習吧! 設立目標過橋法拆解困難 當你設定一個目標時先去思考,從開始到結束時可能會經歷哪些挫折,就可以透過反向工程,將他推翻,先避免因為這些事情失敗,讓自己知道為何而戰、讓自己的學習可視化,大幅增加成功的可行性。 如何應用過橋法 1.定義起點與終點以及困難之處 2.將困難之處反過來寫變成踏腳石 3.將踏腳石分類為三大類:開場、探索、結束 4.往下拆解第一階段如何開始 5.第二階段:怎麼鍛鍊協作能力與技能 6.第三階段:管理與商業理解 以我們產業學習技術為例,大家都說出師需要三年,先隨意列出想到的困難,射出技術如何學?如何找對的師傅?不知道自己要學哪些東西?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講座心得:如何找到人生忘形流

我喜歡透過反思找到答案,如同忘形老師這場講座的分享不是給你答案,而是從問題中,與自己對話找尋答案,沒有理論更不會有捷徑,透過這個方式,老師分享自己如何發覺自己的優勢、找到定位與建立品牌最後如何強化自己的價值觀。 從缺陷中看見機會 在臉書看到一頁一個簡單圖示,搭配文字解說的就是「忘形流簡報」,起初忘形想法就是市面上有很多好的簡報,但沒有快速清楚易懂的簡報,因此從中找到缺口,建立起忘形流簡報。 因此看待缺點以及抱怨不一定是不好的,觀察自己的領域中有什麼是同業常常發問或者客戶會抱怨以及提出的困難,也許就是自己的機會。 在傳產製造業中,師傅的技藝都很精鍊,但對於教學表達就比較差,如果有一位會教學與表達的師傅,那一定是搶手貨;如同台灣中小企業其實很多老闆師傅的技術底蘊很好,但不太會去行銷或者推廣,如果能把自身技術潛顯易懂的表達或讓客戶能理解也將是一大幫助,因此我也嘗試在公司網站撰寫產業的知識庫,將塑膠模具及射出成型技術用廚藝來比喻,希望能加速客戶或需要塑膠品的人理解。 不必補足你的缺點 你不一定要補足你的缺點,而是把自己的能力放在適合的位置 因為優勢劣勢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推課

講座心得:Manny談職涯品牌與曼報

訂閱曼報是去年開始,每週帶我了解對科技巨頭、新創等背後的商業策略及趨勢,提供曼尼的觀點及解析,有幸透過商業思維學院,親自聽曼尼分享對於「曼報」以及個人職涯品牌的講座。 透過這次講座曼尼將「個人品牌」用一個更貼近、落地的方式解說,分享的個人品牌塑形的架構也很具體。 品牌就是刻板印象 個人品牌、想像、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一個社會學術語,專指人類對於某些特定類型人、事或物的一種概括的看法,看法可能是來自於同一類型的人事物之中的某一個個體給旁人的觀感 —維基百科 品牌也是刻板印象,就像說到運動鞋,你會想到「NIKE」,碳酸飲料的代名詞「可口可樂」,而講到「蘋果」,或許得到的答案會是手機不是水果了,而個人品牌的形塑就是如何打造別人對你的刻板印象。 品牌擴散是人際關係而關係的基礎是信任。 個人品牌提到的刻板印象也就是你日常做的哪些事情會留下什麼標籤,最終就會產生什麼刻板印象。 而這些都將來自於「人際關係」,人與人的之間信任的傳播,將你的形象傳達出去,只要在有人的社會弄好個人品牌,就是搞好你的人際關係。 以學生時期,學業來說,擅長的科目,可能變成小

By 鄭安宏Anton

二代學習筆記

早上最重要的三件事:建立高效時間管理術

嗨,你有覺得一天24小時不夠用嗎? 無論是個人日常生活,還是公司、學校的效率追求,從家庭主婦、自由職業者到公司主管都需要時間管理。本書教你用30天養成三個習慣,來改變你的時間管理! 本書從三個習慣養成時間管理方法: 第一個習慣: 講授如何吃掉一隻青蛙,藉由FAST原則,架構每日行動計劃系統。 第二個習慣: 說明清空收件夾的方法,與「捅人利器」原則,用一張時間管理帝王表單讓你思考自己時間管理的樞紐,管理好雜事,最後放入STAR資料庫。 第三個習慣: 從每日檢視到每周檢視,讓自己的人生得以重開機,並詳述企業中架構STAR資料庫的方式,組合成完整時間管理系統。 這是一本結合觀念、實務、工具的一本書,可以按造書目一天閱讀一章,並執行後面的練習章節,有句話說,學習做愈多越能夠學得好,時間管理是大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一門課,如何在如此多空堂的時間裡,安排好事項,在一周開始前弄清楚方向,在未來一年裡給自己一個展望! 第一個習慣:先吃了那青蛙 大的改變,往往從小的行動開始,FAST吃青蛙的習慣,要改變的是每一天的個人效能;第一個開始學習及實踐的習慣F(青蛙)、A(行動)

By 鄭安宏Anton